翻译
梦中登上九重山崖,云霭缥缈间遇见仙君。
赠我太白西峰隐居,远离尘世污浊气氛。
在银河边结庐居住,宴坐林中云气氤氲。
屋檐梁柱覆盖青翠,衣巾木鞋沾染片云。
时常往赴溪谷之间,孤亭白昼仍显幽昏。
松峰牵引天光云影,石濑清澈映照霞纹。
悦目赏心泛舟闲趣,雨霁投缘鸟群相亲。
春风又再摇动船桨,潭心岛鲜花落缤纷。
以上为【梦太白西峯】的翻译。
注释
1. 太白西峯:终南山主峰之一,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
2. 九崖:九重山崖,《楚辞·远游》有“集重阳入帝宫兮”
3. 元君:道教女仙尊号,此处指太乙神君
4. 垢氛:尘世污浊之气,郭璞《游仙诗》“高蹈风尘外”
5. 结宇星汉:在银河筑室,张衡《思玄赋》“聘王母于银台”
6. 宴林:静坐修持,《庄子·在宥》“尸居而龙见”
7. 巾舄:头巾与木屐,隐士服饰,《南史·陶弘景传》载“巾舄终日不离身”
8. 石濑:石上急流,《楚辞·九歌》“石濑兮浅浅”
9. 霁心:雨后天晴般澄明心境,谢朓《观朝雨》有“平明振衣坐”
10. 潭岛:太白山仰天池景观,实际有冰蚀湖群
以上为【梦太白西峯】的注释。
评析
此诗以游仙梦幻重构现实山水,通过“九崖-元君”的道教意象与“星汉-氤氲”的宇宙图景,构建出盛唐隐逸诗学的精神彼岸。常建将太白峰实景升华为道教洞天,在“檐楹馀翠”与“巾舄片云”的物象交融中,最终以“潭岛花纷”的视觉盛宴,完成对世俗时空的诗意超越。
以上为【梦太白西峯】的评析。
赏析
这首五古在时空结构上极具匠心:前六句构建垂直仙境,“升九崖-逢元君-遗太白”形成递升的宗教体验;“结宇星汉”将空间维度拓展至宇宙尺度。中六句转入水平漫游,“溪水-孤亭-松峰-石濑”以蒙太奇手法剪辑出山水长卷。末四句更以“缓舟趣-投鸟群-花纷纷”完成动静相生的意境圆融。常建特别注重色彩调配,“馀翠”与“霞文”形成青赤互补,“霁心”与“花纷”构成明暗对照,全诗在十六句中实现从道教玄思到禅悦体验的转换,展现盛唐诗人融合佛道的精神境界。
以上为【梦太白西峯】的赏析。
辑评
1. 殷璠《河岳英灵集》:“建诗似初发通庄,却寻野径,『结宇星汉』之句,可称避世萝月。”
2. 胡震亨《唐音癸签》:“常尉《梦太白》作,取径王孟而益以仙心,『檐楹覆翠』十字,真不食人间烟火语。”
3. 王士禛《带经堂诗话》:“常建‘恬目缓舟’二语,得右丞(王维)三昧而稍增诡丽。”
4. 沈德潜《唐诗别裁》:“常司马诗明秀中寓幽深,《梦太白》通篇俱染道氛,而‘春风摇棹’结句忽返人间,章法最奇。”
5. 贺裳《载酒园诗话》:“常建‘松峰引天影’五字,写尽终南阴岭之态,较祖咏‘积雪浮云端’更饶画意。”
以上为【梦太白西峯】的辑评。
拼音版
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,欢迎提交修改建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