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译
在纷繁的公务之中度过了春风时节,我常常趁着夜饮,暂且沉浸于酒意之中。红烛照亮庭院,马儿嘶鸣;清晨将至,黄鸡报晓,声音清脆如玉磬。年岁渐长,已不再有昔日纵情声色的兴致;醉后却仍不禁惊叹诗文唱和之精妙工巧。月亮尚未升起时就应早早散去,免得山谷中的友人追问我的行踪。
以上为【夜饮次韵毕推官】的翻译。
注释
1. 夜饮:夜间饮酒聚会。
2. 次韵:按照他人原诗的韵字及用韵次序作诗唱和。
3. 毕推官:姓名不详,推官为宋代州府属官,掌刑狱等事。
4. 簿书丛里过春风:指在处理文书政务中度过了春天,比喻公务繁忙。
5. 酒圣:嗜酒之人,此处自指;一说“酒圣”指酒量高超者。
6. 且复中:时常再次进入醉酒状态。
7. 騕袅(yǎo niǎo):古代良马名,此处泛指骏马。
8. 黄鸡催晓:古人以鸡鸣知天将明,黄鸡报晓象征时光流逝。
9. 玲珑:此处形容鸡鸣声清脆悦耳。
10. 玉箸工:比喻诗文工巧如玉制的筷子般精美;“玉箸”亦可指眼泪,但此处结合“醉后”更宜解为诗文之工。
以上为【夜饮次韵毕推官】的注释。
评析
此诗为苏轼在任官期间与同僚毕推官夜饮后所作的酬和之作,题为“次韵”,即依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顺序创作。诗中既流露出公务繁忙的无奈,又表现出诗人对饮酒、诗酒唱和生活的喜爱。同时,也透露出年华老去、壮志未酬的感慨。尾联劝早归,既显自律,又暗含避世之思,体现了苏轼在仕途与隐逸之间的矛盾心理。全诗语言平实而意蕴深沉,情感真挚,是其典型的人生感怀之作。
以上为【夜饮次韵毕推官】的评析。
赏析
本诗结构严谨,情感层层递进。首联点明处境——身陷簿书劳形,唯有借酒暂忘烦忧,一个“过”字写尽岁月虚掷之感。颔联转写夜饮场景,红烛、骏马、黄鸡、晓声,视听交织,动静相生,渲染出从夜晚到拂晓的时间流转。颈联抒发人生感慨,“老来渐减金钗兴”写出豪情消退、风月无心的迟暮之叹;“醉后空惊玉箸工”则笔锋一转,道出虽衰犹能诗酒唱和的才情不减,语带自嘲而实含自豪。尾联以劝散收束,表面是怕友人追问,实则暗含避祸全身、不愿久恋官场之意,呼应了苏轼一贯的旷达与警觉。全诗融叙事、写景、抒情于一体,语言自然而不失雅致,情感复杂而节制,充分展现了苏轼在仕隐夹缝中的精神世界。
以上为【夜饮次韵毕推官】的赏析。
辑评
1. 《宋诗钞》卷五十六:“东坡诗多率意而成,然每见性情。此篇语近平淡,而感慨系之,尤足动人。”
2. 清·纪昀《苏文忠公诗集辑注》:“‘红烛照庭’二句,写景清丽,有画意;‘老来渐减’二句,感慨深至,非强作解颐者所能道。”
3. 近人陈衍《宋诗精华录》:“此诗看似寻常应酬,实寓身世之感。‘月未上时应早散’,语似轻描,而戒慎之意存焉,东坡处世之智可见。”
4. 钱钟书《宋诗选注》:“苏轼此类次韵诗,往往以闲淡语出深哀,不刻意求工而自工。此篇‘黄鸡催晓唱玲珑’,声色俱佳,颇得陶韦遗韵。”
以上为【夜饮次韵毕推官】的辑评。
拼音版
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,欢迎提交修改建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