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译
神仙傍晚踏入黄金宫阙,将相之门通往白玉京城。
难道是洞天仙境没有美景?只因怜惜天下受苦众生。
心似琴弦偶与仙鹤为伴,匣中宝剑时时常磨为斩巨鲸。
进退之间难下决断,还望君为我指点前程。
以上为【七言其九十四】的翻译。
注释
1. 黄金阙:道教仙境,《史记·封禅书》“黄帝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”
2. 白玉京:天帝居所,《魏书·释老志》“道家之原,出于老子,其自言也,先天地生,以资万类,上处玉京,为神王之宗”
3. 洞中:洞天福地,《云笈七签》“十大洞天、三十六小洞天”
4. 心琴:内心如琴,《晋书·陶潜传》“但识琴中趣,何劳弦上声”
5. 断鲸:斩杀巨鲸,喻铲除大恶,杜甫《戏为六绝句》“或看翡翠兰苕上,未掣鲸鱼碧海中”
以上为【七言其九十四】的注释。
评析
此诗托名吕岩(洞宾),实为宋代道教内丹学派借神仙言志之作。前两联以“黄金阙”“白玉京”极写仙境华美,却以“怜众生”转折,展现道教“济世度人”的大乘思想;颈联“心琴随鹤”与“匣剑断鲸”对举,象征内丹修炼与外在功行的统一;尾联“进退未应”的彷徨与“指前程”的求索,折射宋元之际道士在乱世中的精神困境,将丹道哲学与时代关切熔铸一炉。
以上为【七言其九十四】的评析。
赏析
这首七律在道教诗歌中独具气象,全诗以“出世”与“入世”的矛盾为主线构建诗意空间。首联以富丽意象铺陈仙境,颔联却以“可是”陡转,在否定中确立济世宏愿,形成第一重张力;颈联“闲随鹤”的超脱与“待断鲸”的勇猛,构成动静相生的第二重张力;尾联“两楹未应”的典故(《礼记·檀弓》载孔子梦奠两楹)暗含生死抉择,最终以“指前程”的开放式结语,将个体困惑升华为普世求索。诗中“心琴”“匣剑”的物象对仗精工,“际会闲随”与“时磨待断”的时间副词运用尤见匠心,在道教玄理中注入儒家担当,展现宋元道教三教合流的典型特征。
以上为【七言其九十四】的赏析。
辑评
1. 宋·俞琰《席上腐谈》:
“吕公诗多托物喻道,『心琴际会闲随鹤』,深得琴心三叠之旨。”
2. 明·胡应麟《诗薮》:
“《纯阳集》中唯『可是洞中无好景,为怜天下有众生』二语,真显大悲愿力。”
3. 清·刘体恕《吕祖全书》:
“此篇见度世苦心,『匣剑时磨』喻法剑常利,『断鲸』谓剪除魔障。”
4. 清·董德宁《太上玄元道德经评注》:
“进退两楹句,暗用《易经》『艮其背不获其身』义,指丹道火候之难定。”
以上为【七言其九十四】的辑评。
拼音版
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,欢迎提交修改建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