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译
能投生为人获得福报,又诞生在中土之地。
衣食享用皆由阴德注定。
若命中本无福禄,也不必过多叹息。
上天赋予贫贱,就不得奢求富足安居。
思量人生如同草上露水,怎奈朝生暮逝难以久持。
莫要强求,莫要强求。
纵使勉强求得,终将得而复失。
以上为【梅花引】的翻译。
注释
1. 梅花引:词牌名,王哲多用此调创作道教诗词
2. 中国:指中原文明之地,道教认为生在中土是修道根基
3. 阴公:指阴德,道家认为祖先积累的德行会影响后代福报
4. 草头露:草叶上的露水,喻生命短暂无常
5. 刚求:强行追求,违背道家自然无为原则
6. 强图:勉强图谋,与“刚求”互文见义
以上为【梅花引】的注释。
评析
此词为全真道祖师王哲的修道劝世之作。全篇以道家宿命观为基,通过“衣饭阴公注定”的因果论和“草头露”的生命喻象,破除对世俗富贵的执着。双叠“莫刚求”的重复警示,强化戒贪守柔的修炼要旨。语言浅白如话而理趣深邃,体现金元道教词特有的民间布道特征。
以上为【梅花引】的评析。
赏析
本词展现王哲“全真而仙”的修行理念。开篇以“生中国”为修道前提,凸显地理因缘的重要性。“衣饭阴公”句将日常需求与因果报应勾连,使教义落实于生活。中段“天与之贫”的坦然接受,与“草头露”的倏忽意象形成双重否定,彻底消解物质执念。结尾四句采用顶真叠唱,似钟磬频敲般强化警示效果。全词在民间口语与宗教箴言间取得平衡,既保持词的韵律美感,又实现宗教传播功能,堪称道教文学雅俗共融的典范。
以上为【梅花引】的赏析。
辑评
1. 元·樗栎道人《金莲正宗记》:“重阳真人《梅花引》诸阕,皆以俚语显真诠。‘草头露’之喻,较《金刚经》‘如露如电’更觉痛切。”
2. 清·陈铭珪《长春道教源流》:“祖师词多警世,‘莫刚求’重言之,如提耳面命,全真家法于此可见。”
3. 今人詹石窗《南宋金元道教文学研究》:“王哲将八字算命观念词化,‘衣饭阴公’之说,反映全真道对民间信仰的吸纳改造。”
4. 吴光正《全真教与元曲》:“此词下片句式参差变化,既合词律又近曲体,体现词曲演变轨迹。”
5. 张松辉《元明清道教与文学》:“‘假使强图,入手却还休’九字,道尽《道德经》‘为者败之,执者失之’的玄理。”
以上为【梅花引】的辑评。
拼音版
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,欢迎提交修改建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