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端

唐代诗人,大历十才子之一,字正已,赵州(今河北赵县)人,出自赵郡李氏东祖。嘉祐从侄。少居庐山,师从名僧皎然学诗。大历五年中进士,后历任秘书省校书郎、终官杭州司马。晚年隐居湖南衡山,自号衡岳幽人,约卒于兴元元年(公元784年)之后数年。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鸣筝金粟柱,素手玉房前。


欲得周郎顾,时时误拂弦。

梨花开上苑,游女着罗衣。


闻道情人怨,应须走马归。


御桥迟日暖,官渡早莺稀。

开帘见新月,便即下阶拜。


细语人不闻,北风吹裙带。

曾将数骑过桑干,遥对单于饬马鞍。


塞北征儿谙用剑,关西宿将许登坛。


田园芜没归耕晚,弓箭开离出猎难。

朔雁去成行,哀蝉响如昨。


时芳一憔悴,暮序何萧索。


笑语且无聊,逢迎多约略。

露湿月苍苍,关头榆叶黄。


回轮照海远,分彩上楼长。


水冻频移幕,兵疲数望乡。

高僧无迹本难寻,更得禅行去转深。


青草湖中看五老,白云山上宿双林。


月明潭色澄空性,夜静猿声证道心。

阮宅闲园暮,窗中见树阴。


樵歌依远草,僧语过长林。


鸟哢花间曲,人弹竹里琴。

日长原野静,杖策步幽巘。


雉雊麦苗阴,蝶飞溪草晚。


我生好闲放,此去殊未返。

不才先上第,词客却空还。


边地行人少,平芜尽日闲。


一蝉陂树里,众火陇云间。

日惨长亭暮,天高大泽闲。


风中闻草木,雪里见江山。


马向塞云去,人随古道还。

途穷别则怨,何必天涯去。


共作出门人,不见归乡路。


殷勤执杯酒,怅望送亲故。

柔桑锦臆雉,相送到烟霞。


独隐空山里,闲门几树花。


草生杨柳岸,鸟啭竹林家。

柘弹连钱马,银钩妥堕鬟。


摘桑春陌上,踏草夕阳间。


意合辞先露,心诚貌却闲。

厌郎思出守,遂领汉东军。


望月逢殷浩,缘江送范云。


城闲烟草遍,浦迥雪林分。

头白禅师何处还,独开兰若树林间。


鬼因巫祝传移社,神见天人请施山。


猛虎听经金磬动,猕猴献蜜雪窗闲。

从宦舟行远,浮湘又入闽。


蒹葭无朔雁,柽栝有蛮神。


传吏闲调象,山精暗讼人。

追凉寻宝刹,畏日望璇题。


卧草同鸳侣,临池似虎溪。


树闲人迹外,山晚鸟行西。

昨日莺啭声,今朝蝉忽鸣。


朱颜向华发,定是几年程。


故国白云远,闲居青草生。

暮雨风吹尽,东池一夜凉。


伏流回弱荇,明月入垂杨。


石竹闲开碧,蔷薇暗吐黄。

寻危兼采药,渡水又登山。


独与高僧去,逍遥落日间。


渐看闾里远,自觉性情闲。

旧宅在山中,闲门与寺通。


往来黄叶路,交结白头翁。


晚笋难成竹,秋花不满丛。

悠然对惠远,共结故山期。


汲井树阴下,闭门亭午时。


地闲花落厚,石浅水流迟。

凉州风月美,遥望居延路。


泛泛下天云,青青缘塞树。


燕山苏武上,海岛田横住。

半岭逢仙驾,清晨独采芝。


壶中开白日,雾里卷朱旗。


猿鸟知归路,松萝见会时。

南入商山松路深,石床溪水昼阴阴。


云中采药随青节,洞里耕田映绿林。


直上烟霞空举手,回经丘垄自伤心。

城傍牧马驱未过,一马徘徊起还卧。


眼中有泪皮有疮,骨毛焦瘦令人伤。


朝朝放在儿童手,谁觉举头看故乡。

白水连天暮,洪波带日流。


风高云梦夕,月满洞庭秋。


沙上渔人火,烟中贾客舟。

适来世上岂缘名,适去人间岂为情。


古寺山中几日到,高松月下一僧行。


云阴鸟道苔方合,雪映龙潭水更清。

青枫树里宣城郡,独佐诸侯上板桥。


江客亦能传好信,山僧多解说南朝。


云阴出浦看帆小,草色连天见雁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