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启

汉族,江苏苏州人,元末明初著名诗人,在文学史上,与刘基、宋濂并称“明初诗文三大家”,又与杨基、张羽、徐贲被誉为“吴中四杰”,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“明初四杰”,又与王行等号“北郭十友”。字季迪,号槎轩,平江路(明改苏州府)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晴粉朝英坠,凉琼夏叶舒。


鸟啼高树早,蟾转薄疏虚。


朱弦未荐曲,彤管屡题诗。

越女游未去,越兵嗟已来。


青山旧溪上,无复见楼台。


过客空惆怅,荷花秋自开。

昨岁闻孤啭,绿阴山院行。


今朝寝斋雨,重听独含情。


西涧多乔木,何为亦到城。

觉来闻雨声,灯辉耿残夜。


窗间有危叶,暗助潇潇下。


不记醉归时,寝斋如客舍。

迢迢烟际发,隐隐岩中应。


初来觉寺遥,乍歇看山暝。


惆怅未眠人,空斋几回听。

疏林逗明月,散乱成清影。


流藻舞波寒,惊虬翔壑冷。


云来稍欲翳,风动纷难整。

西郊莽迢递,川树凝烟景。


雨过落红蕖,斜阳半江冷。


蝉鸣山欲暗,雁去天逾永。

剡藤裁素帱,坐使诸尘隔。


冬室自生温,寒窗屡更白。


不随直省被,长覆栖禅箦。

窗白鸟声晓,残钟度溪水。


此时幽梦回,独在空山里。


松岩留佛灯,叶地响僧履。

登城望神州,风尘暗淮楚。


江山带睥睨,烽火接楼橹。


并吞何时休,百骨易寸土。

灯照竹林雪,寝斋寒更空。


窗间成独坐,遥想故人同。


不有孤吟兴,宁度此宵中。

共此一里居,谁令阻良觌。


惆怅步芳园,山樱还独摘。


风含驻花意,雨散流池迹。

徂春易为感,复此栖孤寂。


莺啼远林雨,怅望乡园隔。


客舍换衣晨,僧斋听钟夕。

看花西涧寺,忆子昔同行。


兰入华觞气,波泛绿琴声。


兹欢随节逝,离恨坐相婴。

列戟卫严关,应无休沐暇。


群英罢追游,余香掩空榭。


飞花北郭晚,华月南园夜。

衍师本儒生,眉骨甚疏峭。
轩然出人群,快若击霜鹞。


早尝垂长绅,挟册诵周邵。

路回荒山开,如出古塞门。


惊沙四边起,寒日惨欲昏。


上有饥鸢声,下有枯蓬根。

疏雨疏雨,绿满慎芜洲渚。
江南相忆故人,远水遥山暮春。


春暮春暮,风急画船难渡。

双燕双燕,去岁今年相见。
往来东舍西家,衔得泥中落花。


花落花落,又在暮寒池阁。

兹山势将飞,宫殿压其上。


江潮正东来,朝夕似奔向。


当时结构意,欲敌汴都壮。

列藩遏戎乱,驻钺实此州。


如何杀大将,王师自相仇。


我来乱始定,城郭气尚愁。

旧弦解,新弦张,冰丝牵愁六尺长。
宽急频从指边听,金雁参差移不定。


新弦响高调勿促,不如旧弦弹已熟。

杏烟湿鬓秋千下,银蜡光寒曲屏画。


数漏闲过每睡时,月明微见堕游丝。


欲归自踏娉婷影,风动玉钗花亦冷。

主人楚歌客楚舞,落日黄云雁声苦。
笑拂腰间宝剑光,美人满堂色如土。


大儿北海人中奇,小儿能读曹娥碑。

里人有病不饮药,神君一来疫鬼却。


走迎老巫夜降神,白杨赤鲤纵横陈。


男女殷勤案前拜,家贫无肴神勿怪。

照水羞见影,汲水嫌手冷。


闲立梧桐阴,乌啼秋夜永。

扬子津头风色起,郎帆一开三百里。


江桥水栅多酒垆,女儿解歌山鹧鸪。


武昌西上巴陵道,闻郎处处经过好。

草茫茫,水汩汩。
上田芜,下田没。
中田有禾穗不长,狼藉只供凫雁粮。

惜花不是爱花娇,赖得花开伴寂寥。


树树长悬铃索护,丛丛频引鹿卢浇。


几回欲折花枝嗅,心恐花伤复停手。

绿盆小树枝枝好,花比人家别开早。


陌头担得春风行,美人出帘闻叫声。


移去莫愁花不活,卖与还传种花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