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周

沈周(1427年-1509年)字启南、号石田、白石翁、玉田生、有竹居主人等,明朝画家,吴门画派的创始人,明四家之一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生于明宣德二年,卒于明正德四年,享年八十二岁(虚八十三岁)。不应科举,专事诗文、书画,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东昆人来言,有盗发子帑。


意非摸金手,必是探禊党。


不然尺一纸,何足厌贪掌。

少别老逢情更真,中经四十九年春。


青山昨日先君迹,白发而今我辈人。


世数交游诗作证,话生感慨酒淹巡。

长溪碧衍玉光净,树夹两崖俱倒映。


群峰树杪髻螺出,一一随行似相媵。


小舟贴水天上坐,了见须眉落秋镜。

莹白姿容谢粉铅,不教酒洗自婵娟。


日华暖抱溶溶雪,月影凉生淡淡烟。


深锁春愁归院后,静思晓梦凭阑边。

我爱翁书得瘦硬,云腴濯尽西湖渌。


西台少肉是真评,数行清莹含冰玉。


宛然风节溢其间,此字此翁俱绝俗。

诚斋古君子,肥遁乐丘园。


古姓仍古心,心古古道存。


簪组知束缚,自畏及儿孙。

清酣散江风,展火对不寐。


澄怀入禅观,真若超世谛。


自顾衰飒境,挂住亦良计。

王子嗜字学,阖户攻古籀。


曾莫求人知,摸拓乌衫袖。


发绪到秦封,探赜更周狩。

先人有遗搆,宇我逾百年。


坏久莫除雨,沾湿床头编。


欲葺今颇喜,卖菜得羡钱。

翩然学仙子,浮游大江东。


落落三年间,始喜一再逢。


皎皎衣白葛,峨峨戴芙蓉。

山住忘入年,众虑摄一定。


气味渐木石,久久同心性。


面瘠疑饥成,肌泽匪浣净。

兀兀安衰疾,重帘竹下房。


日因忙者短,夜为老人长。

浙雨溢山薮,竹萌密无地。


土人饕顿顿,肠胃当厌饫。


吾苏少其祖,数竿破俗艺。

笑笑先生有遗竹,翛然画法妙兼书。


千竿水石秋容合,一卷风云墨色虚。


剪伐已逃渔具外,收藏今保袜材馀。

水利克修财赋举,二公戮力惠吴民。


祀行今日欣成典,爱寓斯邦合妥神。


肖貌堂堂快星凤,功名在在认麒麟。

荷之跋之,函历阻修。


怀之涉之,函经横流。


生死肉骨兮,天既罔求。

层岑交乱云,历历映群树。


云山互相依,青白媚朝暮。


下有土著者,静居气郁聚。

亭前峙奇石,兀可当一障。


沁此万古雪,亘地气魄壮。


蒸云势欲轩,得月神更王。

山行见石轴,黄荣大而华。


一花合群英,径可半尺奢。


团团缀末干,兀兀无傍桠。

旧闻淮上尚书府,别作陶翁成趣园。


三匝菊松迂引径,两交梧竹暗通门。


亭分啼鸟边头座,人倒飞华里许尊。

李生生北方,膂力矜奰屃。


桑弓劲如铁,轻引左右臂。


短衣猎南山,猛虎俱待毙。

小小园池尽自清,不曾夸大命新名。


看花看竹多佳客,竹与追陪花送迎。

三老虽夸济世才,亦能为福亦为灾。


举枚慧眼观穷达,具片虚心摄去来。


数减至三无足陌,铢轻惟五尚称财。

当唇一齿龋,将脱根槎枒。


棘舌妨噍食,致忧岂云些。


动摇苦浮危,轶出奈参差。

静者斋居惟抱拙,机心机事笑人忙。


让他好手夸修凤,顾世多岐敢问羊。


径草不除门自僻,林巢可掇鸟相忘。

野俗夸占候,年芳比昨强。


值人春立早,加闰岁行长。


话绪及农切,杯巡次客忙。

篁墩品砚歙居右,雅称先生翰墨手。


先生与砚俱歙产,眉子罗纹夸富有。


椟中种种自怀玉,能割一爱到石叟。

玄云涨体非花骢,复知西产匪产东。


突围破阵奔死命,将军假此夸奇功。


横行绝塞何由致,千金始为燕昭至。

亲朋坐多违,偶合欢拍塞。


诗惩夙盟寒,夜感众谊息。


修辞拟藻摛,操毫学蓍扐。

学仙不就如炊沙,紫府著尔无闲衙。


长生苦苦累唇舌,六十瞥眼风中花。


江湖漂萍本无蒂,一囊书画东西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