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翥

元晋宁人,字仲举,号蜕庵。豪放不羁,好蹴鞠,喜音乐。少时家居江南,从学于李存、仇远,以诗文名。顺帝至正初,召为国子助教,寻退居。修辽金元三史,起为翰林编修,史成,升礼仪院判官。累迁河南平章政事,以翰林承旨致仕。为诗格调甚高,词尤婉丽风流。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客窗昨夜北风高,犹似乘船海上涛。


明发先宜觅貂鼠,唤人来作御寒袍。

蓬莱海上第三山,仙掌云间十二盘。


鸡树烟深殊窈窕,凤楼天近自高寒。


铜壶传箭声相应,紫诏封泥墨未干。

路绝平沙过,新塘水半干。


龙归雷雨恶,鹘没海天宽。


县帜春醅熟,行厨野祭寒。

前辈凋零尽,南阳有古阡。


诗应传四海,酒不到重泉。


槐国真成梦,桃源亦是仙。

一曲吴歌酒半酣。
声声字字是江南。
书凭仙苑青鸾递,花助妆楼粉蝶衔。

乍换朝衣紫,只怜客鬓华。


才知无补世,官喜不离家。


海燕雏方乳,戎葵蕊未花。

海月光芒湿,川云意绪闲。


刚风浮地外,元气满人间。


野榜歌相答,渔灯去不还。

晋阳山下蒲村渡,断坂连冈叠烟树。
横汾水落流更急,客子西归迫秋暮。


朔风转雨作雪飞,倚盖沙头泥没屦。

野唱自凄凉。
一曲孤鸿欲断肠。
恰似竹枝哀怨处,潇湘。

花落楚江流,过西山、雨涨渔村无路。
双浆载愁来,苹沙外、惟有盟鸥相觑。
春波碧草,送君曾是伤情处。

此夕天孙河鼓,多情呆女痴儿。
鹊驾年年仍远渡,蛛合家家长巧丝。
星期莫怨咨。

银蟾半露婵娟影,西风早、次第中秋天气。
凉透小帘栊,乍夜长迟睡。
见说灵岩山色好,甚也不浓如归意。

芳草平沙,斜阳远树。
无情桃叶江头渡。
醉来扶上木兰舟,将愁不去将人去。

关山梦里,归来还又、岁华催晚。
马影鸡声,谙尽倦邮荒馆。
绿笺密记多情事,一看一回肠断。

涨西湖、半篙新雨,曲尘波外风软。
兰舟同上鸳鸯浦,天气嫩寒轻暖。
帘半卷,度一缕、歌云不碍桃花扇。

湖海无穷事,风霜薄暮年。


客程淹白日,吾道信青天。


影自酬形赠,心宁爱目怜。

见说钱塘别筑城,凄凉风景若为情。


湖堤柳尽曾游路,石壁苔荒旧刻名。


老我无能如烛武,何人可饮胜公荣。

竖儒无术善飞钤,镜里形容亦自嫌。


忧世不堪才力弱,告归方畏简书严。


风沙惨淡寒吹帽,星斗光芒夜近帘。

翳翳冰轮渐欲无,满城钟鼓竞喧呼。


明销鱼脑浑应减,食尽蟆肠正可刳。


后羿药灵知不死,臣仝心切望全苏。

金殿当头是广寒,阑干高倚五云端。


山衔落照虹光阔,海蹙长冰玉气乾。


仙客上升惟控鲤,月娥来舞每乘鸾。

雪后西山照眼青,早寒微霰又飘零。


昨非未必今皆是,众醉何由我独醒。


学篆每朝临《碧落》,存神长夜养《黄庭》。

老笔文章史汉间,喜闻华发映朱颜。


司空旧隐王官谷,开府今称庾子山。


一色黄茅丹灶火,十年清梦紫宸班。

鼓角声中漏未终,衣寒官烛屡销红。


百年海岳回元气,一代文章有古风。


仙掌露漙金沆瀣,觚棱雪散玉玲珑。

自惊六十八年身,老病蹉跎又见春。


京国岁寒稀雨雪,江淮兵久尚风尘。


乡书屡绝亲知远,官俸常空仆马贫。

当年携酒杏花春,同是江西榜上人。


岁晚异乡为客久,夜来归梦到家频。


雁声孤馆迢迢雨,马影斜阳漠漠尘。

使君有道是民师,惠政长留去后思。


秀麦不专称汉史,甘棠直欲继周诗。


驯桑有雉童俱化,攫肉无乌吏绝欺。

远忆淮南后土祠,君归今已发琼枝。


好寻月下吹箫处,犹及花前把酒时。


锦瑟金钱馀旧伴,乌丝红袖有新诗。

白云亲舍在湘东,怀牒归来昼锦同。


宾幕尽趋元帅府,朝班旧引大明宫。


剑横岩客南楼日,瑟罢湘灵北渚风。

圣王端拱致时平,妙选群才属汗青。


一代弥文县日月,万方同轨走雷霆。


敢希太史抽金匮,更待中郎写石经。

上方何处但闻钟,深护林扉翠几重。


卧冷衲衣侵片石,行随锡杖度千峰。


松晴每下安巢鹤,潭暮时留听法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