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马扎

生卒年、籍贯皆不详。扎,一作礼。侨居茂陵(今陕西兴平东北)。宣宗大中(公元847年-公元858年)时人,与储嗣宗同时。应举不第,终生落拓,奔走四方,备极艰辛。事迹散见其诗与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一九。其诗颇能体察民生疾苦,有讽谕之旨。诗风古朴,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楼中见千里,楼影入通津。


烟树遥分陕,山河曲向秦。


兴亡留白日,今古共红尘。

洛阳古城秋色多,送君此去心如何。


青山欲暮惜别酒,碧草未尽伤离歌。


前朝冠带掩金谷,旧游花月经铜驼。

山下水声深,水边山色聚。


月照秋自清,花名春不去。


似非人间境,又近红尘路。

养蚕先养桑,蚕老人亦衰。


苟无园中叶,安得机上丝。


妾家非豪门,官赋日相追。

津树萧萧旅馆空,坐看疏叶绕阶红。


故乡千里楚云外,归雁一声烟雨中。


漳浦病多愁易老,茂陵书在信难通。

龙门树色暗苍苍,伊水东流客恨长。


病马独嘶残夜月,行人欲渡满船霜。


几家烟火依村步,何处渔歌似故乡?


山下禅庵老师在,愿将形役问空王。

柳色参差掩画楼,晓莺啼送满宫愁。


年年花落无人见,空逐春泉出御沟。

咫尺不相见,便同天一涯。


何必隔关山,乃言伤别离。


君心与我心,脉脉无由知。

前楼仙鼎原,西经赤水渡。


火云入村巷,馀雨依驿树。


我行伤去国,疲马屡回顾。

爱尔持照书,临书叹吾道。


青荧一点光,曾误几人老。


夜久独此心,环垣闭秋草。

野店鸡一声,萧萧客车动。


西峰带晓月,十里犹相送。


繁弦满长道,羸马四蹄重。

魏国昔强盛,宫中金玉多。


徵丁筑层台,唯恐不巍峨。


结构切星汉,跻攀横绮罗。

雷息疏雨散,空山夏云晴。


南轩对林晚,篱落新蛩鸣。


白酒一樽满,坐歌天地清。

种田望雨多,雨多长蓬蒿。


亦念官赋急,宁知荷锄劳。


亭午霁日明,邻翁醉陶陶。

一梦倏已尽,百年如露草。


独有南山高,不与人共老。


尊中贮灵味,无事即醉倒。

常爱鲁仲连,退身得其趣。


不知鸱夷子,更入五湖去。


云霞恣摇曳,鸿鹄无低翥。

有田不得耕,身卧辽阳城。


梦中稻花香,觉后战血腥。


汉武在深殿,唯思廓寰瀛。

凉室无外响,空桑七弦分。


所弹非新声,俗耳安肯闻。


月落未终曲,暗中泣湘君。

少壮彼何人,种花荒苑外。


不知力田苦,却笑耕耘辈。


当春卖春色,来往经几代。

汝上多奇山,高怀惬清境。


强来干名地,冠带不能整。


常言梦归处,泉石寒更静。

五陵射雕客,走马占春光。


下马青楼前,华裾独煌煌。


自言家咸京,世族如金张。

春华惜妾态,秋草念妾心。


始知井边桐,不如堂上琴。


月落却羡镜,花飞犹委苔。

玉洞秋有花,蓬山夜无鬼。


岂知浮云世,生死逐流水。


瑶台歌一曲,曲尽五烟起。

九折无停波,三光如转烛。


玄珠人不识,徒爱燕赵玉。


祖龙已深惑,汉氏远徇欲。

钟鼓旌旗引六飞,玉皇初著画龙衣。


泰坛烟尽星河晓,万国心随彩仗归。

远客家水国,此来如到乡。


何人垂白发,一叶钓残阳。


柳暗鸟乍起,渚深兰自芳。

松间开一径,秋草自相依。


终日不冠带,空山无是非。


投纶溪鸟伴,曝药谷云飞。

贫交千里外,失路更伤离。


晓泪芳草尽,夜魂明月知。


空山连野外,寒鸟下霜枝。

古院闭松色,入门人自闲。


罢经来宿鸟,支策对秋山。


客念蓬梗外,禅心烟雾间。

行吟向暮天,何处不悽然?


岸影几家柳,笛声何处船。


楼分瓜步月,鸟入秣陵烟。


故里无人到,乡书谁为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