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凝

唐睦州人。工诗,宪宗元和中即有诗名,方干曾从之学诗。穆宗长庆中,赴杭州取解,大得刺史白居易赏识。后尝至京洛,竟无所成。归故乡,优游而终,人呼为徐山人。有诗集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萧娘脸薄难胜泪,桃叶眉头易得愁。


天下三分明月夜,二分无赖是扬州。

一道鹊桥横渺渺,千声玉佩过玲玲。


别离还有经年客,怅望不如河鼓星。

虚空落泉千仞直,雷奔入江不暂息。


今古长如白练飞,一条界破青山色。

此花南地知难种,惭愧僧闲用意栽。


海燕解怜频睥睨,胡蜂未识更徘徊。


虚生芍药徒劳妒,羞杀玫瑰不敢开。

一声卢女十三弦,早嫁城西好少年。


不羡越溪歌者苦,采莲归去绿窗眠。

昔时丈人鬓发白,千年松下锄茯苓。


今来见此松树死,丈人斩新鬓发青。

家寄茅洞中,身游越城下。


宁知许长史,不忆陈司马。

银地秋月色,石梁夜溪声。


谁知屐齿尽,为破烟苔行。

绝国将无外,扶桑更有东。


来朝逢圣日,归去及秋风。


夜泛潮回际,晨征苍莽中。

高景争来草木头,一生心事酒前休。


山公自是仙人侣,携手醉登城上楼。

千万乘骢沈司户,不须惆怅郢中游。


几年白雪无人唱,今日唯君上雪楼。

紫河车里丹成也,皂荚枝头早晚飞。


料得仙宫列仙籍,如君进士出身稀。

九幽仙子西山卷,读了绦绳系又开。


此卷玉清宫里少,曾寻真诰读诗来。

几处天边见新月,经过草市忆西施。


娟娟水宿初三夜,曾伴愁蛾到语儿。

适我一箪孤客性,问人三十六峰名。


青云无忘白云在,便可嵩阳老此生。

红蕉曾到岭南看,校小芭蕉几一般。


差是斜刀剪红绢,卷来开去叶中安。

清风袅袅越水陂,远树苍苍妙喜寺。


自有车轮与马蹄,未曾到此波心地。

毛羽曾经剪处残,学人言语道暄寒。


任饶长被金笼阖,也免栖飞雨雪难。

出拥楼船千万人,入为台辅九霄身。


如何更羡看灯夜,曾见宫花拂面春。

不能相见见人传,{山瞿}岸山中岱岸边。


颜貌只如三二十,道年三百亦藏年。

宝镜磨来寒水清,青衣把就绿窗明。


潘郎懊恼新秋发,拔却一茎生两茎。

炀帝龙舟向此行,三千宫女采桡轻。


渡河不似如今唱,为是杨家怨思声。

浮生不定若蓬飘,林下真僧偶见招。


觉后始知身是梦,更闻寒雨滴芭蕉。

天地茫茫成古今,仙都凡有几人寻。


到来唯见山高下,只是不知湖浅深。

黄帝旌旗去不回,空馀片石碧崔嵬。


有时风卷鼎湖浪,散作晴天雨点来。

长忆紫溪春欲尽,千岩交映水回斜。


岩空水满溪自紫,水态更笼南烛花。

守隘一夫何处在,长桥万里只堪伤。


纷纷塞外乌蛮贼,驱尽江头濯锦娘。

一生所遇唯元白,天下无人重布衣。


欲别朱门泪先尽,白头游子白身归。

蟾蜍有色门应锁,街鼓无声夜自深。


料得白家诗思苦,一篇诗了一弹琴。

莲子花边回竹岸,鸡头叶上荡兰舟。


谁知洛北朱门里,便到江南绿水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