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之淳

明浙江山阴人,名愚士,以字行。唐肃子。建文二年,以方孝孺荐,为翰林侍读,与孝孺俱领修书事。旋卒。有《唐愚士诗》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一年时序总途中,古郓城中复遇冬。
漫把诗篇供物色,惟凭酒力破尘容。
船头月落长亭鼓,河面风传远寺钟。
五色云缄喜自开,骊珠遥带佛香来。
孰知近处无灵辙,可信前生是辨才。
白马秋清陪鹤驾,贝章风静启莲台。
蓟门秋月犹在眼,燕台九日仍举觞。
病翁同舍喜无恙,公子出关情可忘。
镜中头发忽欲白,阶前菊花空自黄。
借来公馆作斋居,复有仙禽伴读书。
每送清音当五夜,时随闲咏及三馀。
啄残苔径和烟扫,舞罢霜翎带月梳。
秋风吹角动三军,入塞声为出塞闻。
后队隔山旗面改,前驱传令马头分。
朝廷未下还师诏,幕府重书谕蜀文。
画戟门开两陛严,银河不动夜厌厌。
儒冠晓逐文星集,教雨秋随湛露沾。
乐备鼓钟明燎火,礼陈牺象列形盐。
塞北城当蓟北门,三河流接九河源。
霸图已逐秋云远,节制新添虎卫尊。
几处桑麻思乐业,千家砧杵静朝暾。
杳杳祠宫压翠微,团团庭树下晴晖。
石幢薤叶垂秋露,画壁蛛丝织夜机。
骏马频嘶知路滑,驯乌不动觉云归。
城郭迢遥雉堞危,新添四面壮威仪。
日华暖映青油幕,云气时分赤羽旗。
塞口古河非禹迹,冢边荒寺有唐碑。
边头极目正漫漫,随处平川似海宽。
地势北来通白霫,塞尘西去接乌桓。
冰霜山谷千秋雪,风露衣裳六月寒。
正月丹符出紫宸,三军万里净边尘。
天垂平野星辰近,地入皇图雨露新。
已见城池开道路,早闻禾黍变荆榛。
最忆吴中与越中,四时风物总相同。
夏田苗麦云头绿,秋水荷花酒面红。
调马冈前看夜月,呼猿洞口纳天风。
遵化城南五里赊,前朝旌表旧人家。
门如彭泽惟栽柳,园拟东陵只种瓜。
耕罢儿孙牛背稳,醉归父老马头斜。
沧海桑田几陆沉,两朝谁复问辽金。
铜驼泣雨浮云湿,石马西风宿草深。
城郭废多空夜柝,人烟去尽灭秋砧。
紫塞高峰积雪明,黄沙古迹细烟横。
身从北地三都尉,目断秦人万里城。
渡处水横朝洗马,望边月黑夜翻营。
晓问前驱晚问营,橐驼牛马一时鸣。
贪依水草宁辞远,恐湿旌旗却爱晴。
灯火照山星万点,箭筹传令月三更。
羽檄徵兵下朔方,三军已过古渔阳。
天连沙草春无尽,雪点周庐夜有光。
后顾车箱疑甲第,前驱驰马若群羊。
重重城阙拥层台,画栋雕阑四面开。
海岱浮云疑地涌,旌旗拂日自天来。
平田断陇参差见,细柳柔桑取次栽。
百年形胜几风尘,此日升平气象新。
月里鼓钟官寺晚,鸥边杨柳故宫春。
停桡老客经游少,横槊将军感慨平。
年年出郭送残春,短履轻舟四五人。
斗草赋诗分险韵,折花行酒记多巡。
山从茑坞看青霭,水入梅溪采白蘋。
不觉离家月再圆,船头插柳记流年。
短衣乌帽四千里,落花游丝三月天。
梦里松楸隔吴越,眼前行李到幽燕。
雉堞平来事已休,淡烟芳草一荒丘。
蒯生不作忠君计,吕氏方为少主忧。
烹犬有时应自喜,缚鸡无力岂长谋。
飘飘帆席去如驰,坐倚船窗看晚炊。
河口驿亭题泗水,山头县郭认盱眙。
当年楚汉兴亡处,今日风云际会时。
旧县新城取次过,百年世事几风波。
挂帆客过沽春酒,复业人归理钓蓑。
山水未生淮白少,暮云欲尽海青多。
夜泊淮堤近五河,恶风吹面叹蹉跎。
青山更比吴中少,绿浪翻同汉水多。
去国何须事弓剑,思亲有泪落烟波。
几回投笔厌窗鸡,今日云边入马蹄。
欲赴陈王燕平乐,还同李愬入淮西。
羽书烽火三方静,紫塞黄河一路题。
晓阁疏钟午店鸡,客途风物剩堪题。
葡萄引蔓青缘屋,苜蓿垂花紫满畦。
雁塔雨痕迷鸟篆,龙池柳色送莺啼。
晚天凉雨碧云收,竹几藤床只卧游。
出海鼓笳天上曲,夹城风雨驿边楼。
常时中酒翻疑病,此日怀人况是秋。
众马犹嘶皂,荒鸡已唱晨。
烟销明海日,风暖送晴尘。
羌管新翻调,戎衣稳称身。
拟逐霍嫖姚,翩翩北度辽。
挥鞭空月竁,飞羽落天骄。
坐见风尘息,宁辞岁月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