袁中道

明荆州府公安人,字小修。袁宏道弟。初随兄宦游京师,交四方名士。万历四十四年进士。官至南京吏部郎中。与兄袁宗道、袁宏道并称三袁,为“公安派”代表作家。有《珂雪斋集》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李温陵者,名载贽。
少举孝廉,以道远,不再上公车,为校官,徘徊郎署间。
后为姚安太守。
一瓢道人,不知其名姓,尝持一瓢浪游鄂岳间,人遂呼为一瓢道人。
道人化于澧州。
澧之人,渐有得其踪迹者,语予云:“道人少读书不得志,弃去,走海上从军。
大江自三峡来,所遇无非石者,势常结约不舒。
至西陵以下,岸多沙泥,当之辄靡,水始得遂其剽悍之性。
如此者凡数百里,皆不敢与之争,而至此忽与石遇。
青溪之跳珠溅雪,亦无以异于诸泉,独其水色最奇。
盖世间之色,其为正也间也,吾知之,独于碧不甚了然。
今见此水,乃悟世间真有碧色。
明日过桃源县,之绿萝山下诸峰累累,极为瘦削。
至白马雪涛处,上有怪石,登舟皆踞坐。
泊水溪,与诸人步入桃花源,至桃花洞口。
山白鸟忽鸣,石冷霜欲结。
流泉得月光,化为一溪雪。
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,当其涸时,如匹练耳;及春夏间,九水发而后有湖。
然九水发,巴江之水亦发,九水方奔腾皓淼,以趋浔阳;而巴江之水,卷雪轰雷,自天上来。
竭此水方张之势,不足以当巴江旁溢之波。
名士安卑官,居然有狂意。
入甲岂非龙,何必垂天翅。
祝融不受职,朝廷多灾异。
天街十里雾蒙蒙,醉后依稀似梦中。
栖树寒鸦一背月,恋槽归马四蹄风。
棕榈暗暗藏禅寺,铃柝沉沉护汉宫。
几同挥麈话无生,青李何妨一寄身。
越射陇游悲世路,南箕北斗叹交情。
冲风中烛花难结,冻雨侵香穗不成。
世道交相丧,忠义递代出。
累累矜名子,祸来空叹息。
事机多倚伏,藏身亦何拙。
鹿床深处且从容,吾子风流不易逢。
张绪通身如嫩柳,谢郎五字似芙蓉。
月来池上花光净,雨过园林竹露浓。
雨中新柳净江头,燕子穿花立钓舟。
东去湖湘多大泽,春来天地少安流。
南平驿路何时尽,北渚风烟渺自愁。
比来三食武昌鱼,今日重留静者居。
我有弟兄皆慕道,君多任侠独怜予。
尊前鹦鹉人如在,楼上元龙傲不除。
山北山南自隐藏,闲心又逐马蹄忙。
绿禾畦里流声细,青草湖边雨气香。
柳市特来寻万子,柴车到处指何郎。
逢山即便游,不必匆忙去。
四十余年忙,所忙成何事。
水气抱柴扉,林阴夜凛冽。
风至如有人,芭蕉一声裂。
暗暗梅花廊,残月如凝雪。
台上人正醉,池中鹤正睡。
浩露渐深林,鹤惊人亦去。
微凉宿阴林,顿觉烦暑退。
登台对清池,过萤停鹤背。
静夜发啸歌,邻犬数声吠。
凤神缘戢羽,麝走为遗香。
如何英灵士,耿耿露寒芒。
激芃多大韵,抟黍见颠狂。
昔时旧酒人,倾尊定酒帅。
一吸百余盏,酒徒皆罗拜。
是夜月如昼,大堤共于迈。
山村松树里,欲建三层楼。
上层以静息,焚香学薰修。
中层贮书籍,松风鸣飕飕。
轻帆止江涯,家山在烟雾。
振衣入郭门,城池已非故。
朱门涌清波,长堤亘衢路。
步出居庸关,水石响笙竽。
北风震土木,吹石走路衢。
蹀躞上谷马,调笑云中姝。
哀哀一孤鸿,飞急向东逝。
伤哉金石交,三载乃相遇。
相遇能几何,一见不复双。
大运无终尽,细柳不常灼。
金樽盛美酒,郁郁胡不乐。
以手摸头颅,隆隆一具骨。
陇山有佳木,采之以为船。
隆隆若浮屋,轩窗开两偏。
粉壁团扇洁,绣柱水龙蟠。
大堤有垂杨,郁郁垂新绿。
北风一以至,苍然换故木。
四时递推迁,时光亦何速。
天雨乍霁云乍折,马首诸山齐献碧。
崒峍突兀何处峰,淡鸦鲜妍可怜色。
长途遥遥无止息,北风夜起转愁绝。
晚风自送小船行,行过菰蒲乍有声。
共指远林猎火起,不知月向此中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