湛若水

明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张君惠我浆水砚,烟水微茫云一片。


又如月色照梅梢,但色光芒月不见。


一干两干干青天,挛拳根着万千年。

齐君自昔读中秘,作天子吏居黄门。


欲与天子争可否,天门垂翼久未伸。


稍从粉署饬兵戎,飞舸邀我清源东。

集贤学士开弘文,中书下笔中书君。
我看倪君思不群,海鹤低回鸣向人,飘然意气淩青云。

沈生情事久未伸,衷曲区区难向人。


襁褓命者麟台君,守斋仲父为后昆。


本生离怀未离乳,所后鞠之应甚仁。

石厓如心铁如面,霜风凛凛不可犯。


化作两畿桃李春,为两棘寺洗冤怨。


世传斧钺授天庭,内抚天关外紫荆。

浔州壬癸吾旧游,大藤峡贼窥城头。


忆昔韩公霹雳手,断藤大藤今无有。


于今此辈交市货,骄子饱暖虎则饿。

通州广文何道充,和气可挹如春风。


四载泠泠振铎声,至今闻者开盲聋。


此风传播自扬泰,欲得师者人人同。

美人昔别藤江湄,藤江山前云满溪。


翳门关外春草萋,王孙王孙归不归。

陈桥数万之扰扰,不供堕驴之一笑。
宋家四百之历年,不足开眉之一觉。


五龙睡法不可传,虚以待之无所先。

我所思兮阳明麓。
空山无人又多木。
犬惊春云鸡升屋。

我所思兮在龙场,何年龙卧今遗芳。


潜者勿用用者伤,孔颜当之亦则藏。


思君思君白发长,乘彼白云归故乡。

我所思兮在河西。
一人独往何人迷。
天寒古道行人稀。

吾爱项平父,居然受道姿。


自惭立达者,欲人人得知。


之子有至性,谦虚吾不疑。

仪制本清吏,积弊颇釐革。


吾志在邦礼,尔明赞予力。


以礼达诸刑,伐柯不远则。

东方有白水,西方有黑水。


天地有玄黄,安得有二体。


白水亦是川,黑水亦是川。

伯氏乘骢騋,从我游金台。


红尘白日翳,易水悲风回。


爱弟青云器,新参紫薇治。

往年竹园席,之子亦观光。


时违事已远,伟器但昂藏。


落笔中书召,中军棘寺郎。

秋江秋水清,秋空秋月明。


肃肃霜台客,水月随之行。


明月照子襟,清江濯子缨。

甘泉于石泉,本性同气味。


合是清者流,异派为兄弟。


石泉别甘泉,白日飞黄去。

望山山可怜,到山已忘山。


问我到山意,此意亦忘言。


忘言是忘我,安知山为大。

吾闻焦先生,避地来隐沦。


不受天子召,变名匿其身。


当时如弃灰,后世如席珍。

涉江访焦山,焦山在目前。


风伯有何意,而使不济焉。


不济命乎而,遗予不尽思。

上上甘泉山,邂逅逢使君。


邀与酌甘泉,意气香袭人。


云生浙水深,家住芝山南。

泉山一方高,其高能几何。


不能千尺耳,罗浮之丘阿。


罗浮自海岸,万丈突巍峨。

晓下甘泉山,暮宿山下院。


诸贤翕然臻,杏树坛边苑。


超然得予情,楼高原底平。

登上城北楼,遥遥望三陵。


王气何郁葱,千载藏威灵。


城面盱眙山,淮泗来绕城。

悬榻第一山,况在最高峰。


淮流转地轴,高木摇天风。


云卧秋气肃,冥栖晓露浓。

圣途久芜秽,吾衰复谁治。


人乃天地心,三才为纲维。


如何餍糠粕,人人醉如泥。

鸡鸣夙严驾,戴月冒秋霜。


皇命事三陵,于焉肃祼将。


踧踖履神地,草莱愁践伤。

吾爱玻璃泉,泉与心同渊。


不待酌饮之,心源已涓涓。


涓流作大海,坏土成高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