湛若水

明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遵涂出滁阳,望望琅琊山。


昔日阳明子,相期共跻攀。


寂寞卧山房,共话儒释言。

巍巍定山孤,高士不入俗。


涔涔定山云,作雨不盈谷。


伊人久云亡,山水留芳躅。

吾闻谢上蔡,克己最精明。


自谓知本体,主翁长惺惺。


如何习危阶,未去十年矜。

罗浮七洞天,增城为近隣。


龟峰与鹤岭,瑞日生紫云。


逢辰思岳降,渺然忆怀人。

郎星耀江濒,百里剖符新。


问道乘信车,逍遥入崇仁。


仁者视民伤,割鸡忌烹鲜。

求春春庵中,春了无可觅。


逍遥坐灵台,生意盎充塞。


问春从何来,来处亦无迹。

福山福何如,百顺之谓福。


左刚而右柔,阴阳合其德。


天一以生水,水泉应心澄。

昔我犹词垣,刘子居黄门。


一挥紫薇幕,为发抗直言。


今我掌南礼,实夫在祠祭。

王母下瑶台,开颜宴曾孙。


亦有偷桃儿,闯焉来窥门。


夫人天姥精,圣善女中英。

昔年阳明子,为我说九华。


夜夜梦此山,令我胸嵯峨。


九华同一根,是为大极门。

兴化古名郡,庙为长者留。


何以称长者,筑陂灌民畴。


闻有障海堰,亦有黄公桥。

昔在东都时,南守有陈蕃。


孺子本高标,孤榻为之悬。


云卿逾垣来,素飧织屦钱。

心期在何处,十载念存存。


不住五溪流,超然无相前。


无相夫何如,有物为之先。

绣衣乘马骢,人好马亦好。


问俗来周南,不践春郊草。


春草春来生,春去愁凋零。

卢生笃孝思,终身念母慈。


绵绵衣上线,见母不见衣。


笑语与居处,优乎见容止。

阮生泣途穷,不知有回驾。


易贵穷则变,变通道乃大。


达处岂无塞,塞处达斯得。

宦海挂孤帆,曾联石湖舟。


石湖今到岸,而我犹中流。


五里闻覆载,十里惊石尤。

仰宸在何处,缥缈奎壁间。


阳山以为经,长江为之权。


经纬应天象,上侵霄汉端。

高楼何嶙峋,淩空抉青云。


云间摘明月,海底见朝昕。


试问谁栋宇,广德涂使君。

昔观南海水,今见梅花泉。


沛然生我心,因知南海源。

我目无全画,翻怜影弄儿。


相怜无了日,相弄无穷期。

稚子弄影罢,祇供静眼观。


见影不见形,少间亦无存。

吕纪挥醉笔,能作双鹤鸣。


作者与鸣化,遗鹤在荒汀。

逝水滔滔去,水流心不流。


舟行戒滟滪,暗石在中洲。

盖有千寻木,千秋为栋梁。


安得作大厦,尽庇尔多方。

洪涛起舂天,天地谁撑拄。


若非画品工,不信中流柱。

王母去何处,蟠桃几树幽。


凭君收此画,方朔恐来偷。

两峰在何处,缥渺罗浮东。


鸡鸣海日动,隐映扶桑丛。


中有读书屋,悬崖挂苍穹。

翩翩高广文,寄书江东滨。


道逢杨子居,于于来问津。


要津在方寸,平步干青云。

尔家昆山旁,昆山多琳琅。


神彩曜天地,后先互相光。


闻有五色鸟,习习来回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