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瓘

宋南剑州沙县人,字瑩中,号了翁,又号了斋、了堂。陈世卿孙。神宗元丰二年进士。哲宗绍圣初为太学博士。止蔡卞等毁《资治通鉴》板。迁校书郎,反对绍述之说,出判沧州。徽宗立,擢左司谏,极论蔡卞、章惇等罪,进《国用须知》、《日录辨》。崇宁中,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身如一叶舟,万事潮头起。
水长船高一任伊,来往洪涛里。
潮落又潮生,今古长如此。
庐山俯长江,秀色摩青天。
招提选胜地,好景相属连。
东林最幽旷,殿阁含飞烟。
丈人八十身尤健,心似闲云恣舒卷。
故人邀作武林游,拿舟不道江湖远。
澄波万顷冲融间,尘埃洗尽光阴闲。
飞栋逼天象,疏棂逗岩烟。
烹茶引高士,汲此石罅泉。
泉深不盈尺,润物无颇偏。
世梗贤路塞,达人识穷通。
欃枪天宝末,士路如飘蓬。
聘君当此时,卷迹云霞中。
色红可使紫,叶单可使千。
花小可使大,子少可使繁。
天赋有定质,我力能使迁。
只说为山不说休,山成日夜水横流。
惜哉覆篑成迷复,只欠当初一掉头。
仲由行行终身诵,师也堂堂带上书。
五柳却能知此意,无弦琴上赋归与。
手在何忧弓力强,巧穷那得必穿杨。
太和有味人人饮,谁识醒时是醉乡。
过时不易始为难,执处那知是变迁。
度尽千山无鸟迹,不劳传语报平安。
文书难写伏羲书,字外成篇始见渠。
赐也能分可不可,一瓢居士只如愚。
本无一字尧夫易,八十一篇扬子玄。
今古是非那复辨,仲尼尤不废韦编。
锦帐含香士,高名压搢绅。
南昌移皂盖,东颍憩朱轮。
孝悌资延寿,耕桑赖信臣。
海邦渺渺知何在,风入高帆顷刻过。
何似一樽湖上酒,月明安稳照寒波。
百川滚滚到来休,此是人间第一流。
鲸鬣为君翻骇浪,兰苕空自满汀洲。
传老东山水上浮,玄沙六月雪重裘。
旧来消息今何在,千里桐江月满楼。
大士游方兴尽回,家山风月绝尘埃。
杖头多少闲田地,挑取华严入岭来。
影参岸柏童童绿,叶蔽汀兰澹澹香。
斤斧不来人迹远,养成千尺势堂堂。
谁把平毡水上开,坐看飞絮扑琼台。
酒豪耳热笙歌沸,应怪幽人此地来。
月明偏照海边洲,绿水回环漾素秋。
斗转参横群动息,桂花零落遣谁收。
光景不留人易老,恨无羽翼出尘埃。
世间那有飞升药,且傍汀洲采菊来。
红云可觅无蜂去,渺渺寒波映晚芳。
未必孤根能耐雪,且看秋艳已经霜。
霭霭纷纷缘底事,故来波上罩晴沙。
莫教散入沧溟去,却恐能迷上汉槎。
霜姿迥出红尘外,只有鹓雏傍水来。
别岸若寻栖隐处,轩窗须为此君开。
密干参差笼月影,轻波荡漾蘸烟条。
暑天要此清凉地,欲往何辞度小桥。
绿色映波千古恨,至今南浦两依依。
我今又出江东去,多少行人宦未归。
红紫商量欲满枝,持春觞豆好携持。
便须载酒凌波去,底事黄堂独赋诗。
少年得髓几人知,想见当年断臂时。
此是湘山大知识,衡门堪继会昌师。
瘴海只将梅作雪,湘山今见麦为春。
晴空有月当如旧,岭北山南总照人。
曾近沧溟看飓风,波涛有尽海无穷。
四年陈迹今何在,坐对湘云豁晚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