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攽

宋临江军新喻人,字贡父,一作戆父、赣父,号公非。刘敞弟。仁宗庆历六年进士。历州县官二十年,入为国子监直讲,迁馆阁校勘。神宗熙宁初同知太常礼院,以反对新法出知曹州。哲宗元祐中召拜中书舍人。博览群书,精于史学,助司马光修《资治通鉴》,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承明不许曳朝衫,流落江湖默避谗。


海气无时成雾雨,鱼租终岁杂腥咸。


喜逢晴日听鸣鹤,却倚津亭数去帆。

终南秋雨色如新,旧国登临易思人。


废塞池台馀气象,埋藏金玉见精神。


三公七相空丘垄,万户千门尽棘薪。

夷路驱车势易奔,青冥纵翼自孤骞。


求为散木甘无用,正似灵光幸独存。


汗简老生跻璧府,曳裾贤傅遍王门。

天下风尘日可叹,岂惟西域与南蛮。


举世相争蜗角里,此身无事马蹄间。


力耕可以得饱食,从仕于今真厚颜。

谋拙材疏懒是真,岂堪为吏走风尘。


已知富贵非吾望,欲以诗书老此身。


为问折腰从斗米,何如白眼看时人。

窜逐衡湘一病翁,望乡愁对祝融峰。


不同桂管为元帅,闻道苍髯益壮容。


岭水分流清注北,雪花成片更宜冬。

促轸危弦音最悲,伤心那得世人知。


由来入室升堂者,意在高山流水时。


与子径为竹林宴,到今长记角弓诗。

子云投阁为奇字,君山杀身非谶书。


埋狱谁能知匣剑,焚城何意祸池鱼。


赐玦应知谢冠佩,杖藜自尔就田庐。

忆过西湖上虎丘,雪霜乘兴偶来游。


苍崖古木见僧刹,落日微波迎画舟。


从道前尘都妄想,亦逢清境为淹留。

履及阶除杖及园,犊车闲暇过前村。


老农未喻疏公意,应怪虚高驷马门。

事缘难易始相成,楹直宁当企栋横。


坐论岩廊从自贵,退栖林壑未为轻。


俗情熠耀阴中火,世路摴蒱马外坑。

百缘不信皆前定,千古相矜尽小才。


梦月豫占沙麓袭,建章如待柏梁灾。


朱英强欲希无妄,苌叔空劳射不来。

客尘作业通三世,儒墨分流至九家。


投阁何妨惟寂寞,起予仍自悦纷华。


梦缘酒食逢刍狗,兆应钱财属火花。

白首儒先困一经,此君年少独声名。


早知刘氏无蚩者,深信宣尼畏后生。


贾谊尚为门下掾,终军仍许出关行。

绿竹参差平拂檐,疏阴掩映似重帘。


留径人谁识蒋诩,开窗吾拟学陶潜。


古墙莓苔有石色,长夏江山如火炎。

檐前老竹生无数,座上清风处处来。


俗客不知看好鸟,红尘无复污苍苔。


儿童戏扫黄金影,茗饮时倾碧玉杯。

锦帆牙樯四百年,曲池歌榭两凄然。


又从劫火悲前佛,犹有灵光阅逝川。


何处鸣禽新出谷,几株乔木上参天。

风光亹亹逼人来,过去清明更不回。


巳日家人还祓禊,蜀江清水快流杯。


关关啼鸟如相和,冉冉残花欲尽开。

季月南州雨过春,雨馀炎气即经旬。


北风一变如秋色,小屋三间喜病身。


出户燕儿矜羽化,堆盘梅子荐时新。

玉关归马候全师,虎落无尘指列旗。


壮士欢声歌杕杜,降人破胆望枪累。


禹功远近逾千岁,汉德并容过二仪。

元夕灯光岁益新,羁游四十五年春。


垂髫已识东西事,回首宛如前后身。


绣毂雕鞍驱不顾,丹台绛阙到无因。

古木号蝉鸦乱栖,凉风稍稍袭人衣。


高楼鼓角悲秋意,小市渔樵竞夕晖。


虽有簿书容暇豫,强从宾旅复来归。

水色林光照举觞,陂塘六月起秋凉。


壮年过事难重得,末路贫交故未忘。


注眼阶星元近极,叱枭氓采不成王。

雨阕凉生楼阁虚,绿槐花落影萧疏。


端门立仗交符后,禁漏传呼上水初。


伏阁预闻明诏语,退朝潜诵直臣书。

漏绝星沈十二门,烈风吹耳万车奔。


疾驱不敢行驰道,辨色才能认掖垣。


病眼无堪频唾沫,瘁肌时复强嘘温。

落木稀疏存叶丹,别筵秋兴杂悲欢。


主人爱客愿少驻,老子为君加一餐。


萧相河山馀带砺,谢公子弟悉芝兰。

五马来时照路傍,名园秋物自裳裳。


吹花酒面蟹螯壮,下豉莼丝鱼脍长。


问事不休推景伯,读书未见属黄香。

华发悲秋复送行,茂林修竹若为情。


菊花节去香犹在,桑落寒来色更清。


赵魏优贤常不欲,春秋知我亦空名。

大帆如翼画江来,鼙鼓声乾虺虺雷。


洛水登仙惟李郭,兔园延客得邹枚。


寄书上有加餐饭,倾盖何时数举杯。

立春幡胜紫宸朝,正以金珰插右貂。


便觉阳和生暖律,俱承庆泽下层霄。


奇零雪片依楼角,容易风威转柳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