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泂

苏泂,已佚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《泠然斋诗集》八卷。 苏泂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为底本,酌校有关史籍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点点飞来绕水村,不缘街鼓识黄昏。
当年口腹成疏弃,却保生全反哺恩。
杏子花开水漫流,羡君得意在沧洲。
莫将文采供人玩,怕入雕笼不自由。
琅玕翠饼敲玄笏,老我残砖直愧渠。
遣似两冯论里好,管城脱帽却时须。
裕陵故物秦家得,再拜摩挲老墨潘。
今代廷圭那复见,纸窗蛛络半乌丸。
妃子妖红湿领巾,马嵬遗恨几番春。
如何淡素衣龙衮,一似秦宫入道人。
冶叶倡条无意度,黄香千叠最宜春。
折来欲赠空惆怅,未遇人间第一人。
百叶黄香十月春,东篱佳节误陶巾。
开花较晚酒羞涩,风味依然似主人。
小山月在影团团,满院清香特地寒。
病骨逢秋眠较少,五更风露起来看。
羽服悬知澹不妍,五更清吹月明前。
明朝多少尘劳事,自倚虚檐一怅然。
东西南北日团圆,洗涤肝膺立树边。
料得痴蟾别有药,只餐金粟径升天。
远于沉水淡于云,一段秋清孰可分。
毕竟素娥留不得,人间天上一时闻。
一岩树色乱秋云,初喜秋风触鼻根。
招隐归来浑未得,老怀索漠剩思君。
六出英英九夏寒,短丛香玉映清湍。
主人自出无人管,输与泠然隔岸看。
一树婆娑种月华,夜阑依旧护风沙。
今年不往扬州过,曾看夫人庙里花。
荷花宫样美人妆,荷叶临风翠作裳。
昨夜夜凉凉似水,羡渠宛在水中央。
湖上看花意欲迷,年年花谢忆花时。
如今一见冯生画,早晚看花更不疑。
故里归来一幅巾,庙堂谁记此祠臣。
却将笔下黄麻意,自语山中白发人。
人老簪花却自然,花红应不厌华颠。
人间无此风流样,何止源流二百年。
凡物从来遇合难,烂甜中故有微酸。
自怜生晚空同姓,不得杨妃带笑看。
夏祭先供项里祠,鲜香未咽已闻思。
昨宵梦里依稀见,满树薰风重压枝。
才熟惟应便送官,摘来和叶上金盘。
病夫病久无灵药,且服丹砂数百丸。
不羡南州锦荔枝,鹤头猩血正红滋。
老饕隔岁流涎甚,为趣容山半月期。
每勤蕨叶护筠笼,独自还丹表里红。
留与越人共夏祭,莫教恶雨打成空。
孙梅过尽官梅在,下番杨梅独擅场。
唤作荔枝元不是,是渠犹著小红裳。
水边山下懒寻伊,折放瓶中看一枝。
一片飞来沾砚滴,似嗔老子不题诗。
缚屋疏疏傍柳塘,诗肠浑不畏田荒。
今年天赐清修福,只咽梅花一味香。
除却梅花不可无,梅花之外更何须。
花中儿女纷纷是,唯有梅花是丈夫。
处女何因发半华,一生蓝缕在贫家。
冷灰豆爆真奇事,枯树中间忽数花。
不作梅花一句诗,今年参透老禅机。
忽然吹堕纷纷雪,又挽寒香探落晖。
梅花骨相本通仙,何况苔枝缀玉鸾。
如著官袍更潇洒,不应将作女人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