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簸海掀江捶社鼓,笑语成雷汗成雨。


谁缬明霞戏作标,却引群龙战华渚。


冯夷跳荡海若号,莫放玄黄血如缕。

腊向新春去,春从旧腊来。


残年留两日,晴色满三台。


象岭馀霞散,骊峰宿雾开。

榕溪鳄渚共神君,三祝华封两地分。


乐只已闻齐召杜,斐然今更羡机云。


蒲鞭长挂闲歌啸,竹阁端居乐典坟。

弥天瑞霭正悬弧,名世生申应斗枢。


坐拥两城栖枳凤,焱驰千里试风驹。


彩毫时散丹霞绮,丽句常探赤水珠。

龟枕荷裳旧钓矶,东晴西雨问津稀。


风云江上堪娱老,虾菜船中已蚤归。


家酿欲倾河朔客,明珰曾解汉江妃。

双桡上下且从流,为采芙蓉出蓼洲。


奏伎喜同玄圃泛,寻源共续武陵游。


绛虹桥畔飞青雀,香玉林前狎白鸥。

重阳妒风雨,佳客怅东西。


倒影霞明树,晚晴云度溪。


提壶今入市,骑马且冲泥。

日落风悲涕泪流,谅阴元老要伊周。


远臣敢替终天恨,嫠妇犹怀昔日忧。


西序忽闻陈大训,内庭谁始献嘉谋。

铁笛风前早识君,还从石室见多闻。


圭璋世与连城价,鸾凤天成五色文。


春酒玉尊催献寿,夜筵红烛感离群。

阊阖西头素扆陈,去年今日万方新。


沧江白发频回首,云里龙颜识未真。

桑阴幂地水侵秧,忆在长安望故乡。


今日一杯桑下醉,不知何以答穹苍。

劲弩分张不露弮,叠双连中巧无前。


林中袖手心如水,重为西风一怅然。

起望青山一浩歌,茫茫天意竟云何。


百年正惜流水短,双鬓其如感慨多。


墨客有情悲素茧,阳侯无计挽颓波。

紫坛成礼当人日,玉佩迎銮望合宫。


辇路暗尘清积雪,御旗晴影动春风。


祥祯协应知天意,对越勤劳仰圣躬。

东园此日正清秋,前去重阳只两筹。


酒盏不随元亮后,菊花先插紫微头。


国恩宠报延三世,家学真传自九丘。

先生七十五春秋,始抱兰枝第一筹。


来晚恰符园果谶,名成须著锦标头。


家书便合添千卷,身世真堪老一丘。

南村北野递赓酬,次第宾筵接太丘。


乐国未输清颍曲,德星今在瑁湖头。


墙桃暗结长春果,径竹新添记海筹。

天台楼阁冠群山,童稚游歌日倚阑。


岁月不知青鬓改,松梧长绕碧窗寒。


尘龛落日悲弹指,劫海何人更助澜。

惊喜呼尊酒,长淮此日过。


乡园看渐近,风水阅来多。


白发从稀短,青山许啸歌。

湿尽枯柴雪满天,山厨昨日已无烟。


眼前病骨今如此,知尔难垂一点涎。

日下群壑暝,一峰淡着烟。


夕风扫高木,霁霞澄暮天。


黄菊瘦犹发,丹枫寒欲燃。

江东桥上望,山上邺山堂。


道学无馀子,先生有瓣香。


艰难丁末造,阅历冷沧桑。

后游从二客,老兴拟东坡。


北斗天容净,南山树色多。


炎威消酷吏,幻梦冷春婆。

凤颈无光,湘弦微润,依然酿就重阳。
问篱边黄菊,已试新霜。
昨夜生憎明月,今宵又、听雨凄凉。

田畴渺渺平一望,侧岭横峰环四向。


那知中有此巉岩,倚天削铁三千丈。


坤灵涌出荐地宝,方峤飞来憩灵仗。

长桥纳纳袅东风,倒射斜阳千丈红。


晚色自佳人不见,青山翠雾碧波中。

渐老花羞人不羞,枉因风雨结春愁。


意行忽欲江东去,锦帐三分半未收。

此君凌云材,节叶贯霜雪。


千林富东南,百种自区别。


前后互萌芽,一一调苦舌。

老人端悟上乘禅,夜壑藏舟已脱然。


认得本来无一物,不将三观浪流传。

鍊得金刚一性坚,形如枯木尚凝然。


莫疑台岭慈灯息,薪尽何妨火自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