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夜雨倾盆捣瓦沟,檐声汹涌碎江流。
安眠一枕西窗晓,饱饭十分南亩秋。
老火熏天已无迹,频年赤地更谁忧。
好雨真无价,炎天不易求。
十全成稔岁,一上作凉秋。
吏逭陂塘责,民宽沟壑忧。
茫茫,苍苍。
青山,绕千顷。
波光,新秋露风荷吹香。
似共双星别有因,隔宵乌鹊尚欢填。
悬弧紫气依南极,恋阙丹心向北辰。
绛县纪年增甲子,黄庭课日守庚申。
银鱼久向碧山焚,蕉鹿沉吟未易分。
弧矢四方曾有志,鼎钟六秩尚无闻。
行藏谩拟从詹卜,懒拙惟应守召园。
宾主尽东南,离合戒辰参。
紫气迎函谷,青牛问老聃。
七贤与六逸,此会应无惭。
七夕逾兹辰,对酒歌乐胥。
吾宗晋与乔,投驩或在此。
列仙宴瑶池,群公亦其比。
馀生知几何,俯仰成今昔。
缅怀上元初,哲兄倡先席。
自后每蹉跎,盛筵难再得。
相倚亦何为,洛社结耆英。
九老集龙门,幽人剩嘉贞。
庞眉兼皓齿,环坐五百龄。
兹始迄于今,永年卜世世。
惭予薄劣人,古稀幸加二。
弱冠忝登庸,垂老方知止。
千秋表祯符,仙箓衍无纪。
绵邈越汉乔,绳祖昭来许。
入朝著奇踪,双凫传只履。
于皇我烈祖,受姓分姬姜。
粤从文武后,浚发暨灵王。
子晋让储位,求仙学丹方。
淮楚风尘可奈何,南州又复动干戈。
三山城郭故人远,八月江湖夜雨多。
白发满头同老境,沧洲何处可行窝。
七月十日甲子雨,彻夜檐溜无休时。
野老惊呼后土湿,秋田仰望皇天慈。
东池月满重开席,不减当年庾亮楼。
每谓人生须纵饮,固知物色总难留。
萤光过幔还星散,云气行天似水流。
燕城秋早五云开,路入南交几月回。
奉使始从天上出,行人即看日边来。
班超万里终投笔,郭隗千金更筑台。
吾年未及谢,倦飞已知还。
乃复婴近务,无由纵清欢。
幸与方外士,相从岩壑间。
孟秋之月月在毕,雨气斗集云深黳。
悬河翻空海水立,万瓦千霤如奔溪。
向来高原变洿泽,巨浪上蹴天为低。
高堂政在玉山南,竹色梧阴积翠岚。
秀结紫芝云作盖,光生珠树玉如蓝。
每劳飞鸟花间使,时有翔鸾月下骖。
宾筵初罢报孙枝,家庆重欢此一时。
裴庾昔年传笑语,甲辰何必问雄雌。
残暑尚为厉,客坐三四迁。
青山一雨过,虚室夜修然。
欣与公子酌,语契中颇宣。
凤觜鸾胶难续弦,双龙镜破难再圆。
阿婆二十已守节,新妇哭夫方少年。
大儿娇啼母心苦,小儿十月安知父。
行人渐稀日已没,星堕西南大口月。
一道馀光夜不收,青天万丈金蛇掣。
秋至星火流,病觉中岁剧。
成均忝分教,才非一狐腋。
日入欣暂休,野老或争席。
倾盖相逢英妙年,静依禅客兴萧然。
叩阍未上平戎策,佩犊归耕负郭田。
水落乌程溪似带,星明牛女月将弦。
遭逢亦已足,胡不笑颜酡。
杰士时连袂,逸情入放歌。
三生由命铸,四壁奈吾何。
四野青犹昨,重来病若加。
报君空谏草,为母惜年华。
皓月邀临榻,红尘懒过家。
练练飞明镜,亭亭转玉盘。
山河微有影,蟾兔不胜寒。
塞外犹为客,闺中正倚阑。
万里关山月,看看四度圆。
多情照孤寂,无酒对婵娟。
在处鸣砧杵,谁家度管弦。
几日烦襟暑不清,天街此夕慰凉生。
翩翩华月随潮上,霭霭青烟抱树轻。
露下寒蛩悽四壁,风前清漏杳孤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