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秋风吹菰芦,凉意入清霅。
维舟玉湖畔,始见翠屏叠。
故人别江乡,岁月熟羊胛。

越国霸来头已白,洛京归后梦犹惊。


沉思只羡天随子,蓑笠寒江过一生。

不贪名爵伐功劳,勇退深虞祸患遭。


甫里闲居耕钓乐,范张高处陆犹高。

读尽诗书不要官,饥寒欲死岂无田。


生憎俗子慵开眼,逢著诗人便绝弦。


笠泽弁山三益友,笔床茶灶一鱼船。

京洛缁尘点素衣,秋风日夕唤人归。


鲈鱼不解疏张翰,羊酪偏能留陆机。


二晋兴亡几春草,三吴人物尚渔矶。

霸越亡吴未害仁,不妨报国并酬身。


风云长颈无遗恨,雪月扁舟更绝尘。


还了君王采香径,须饶老子苎罗人。

鸭群无食水田荒,风雨孤篷载笔床。


犹有新诗惊太守,醉中挥翰木兰堂。

洛阳忽忆鲙鲈肥,便趁秋风问钓矶。


犹恨季鹰辞未早,不邀二陆共船归。

功成不恋上将军,一舸归游笠泽云。


载去西施岂无意,恐留倾国更迷君。

退能合天道,隐亦是人豪。


借问祠前水,如今几个高。

我为莼鲈得得来,三高亭上且徘徊。


老来心事无机械,寄语群鸥勿浪猜。

一为功成一见几,一逢叔世老渔矶。


后人欲隐求其志,志不因时隐亦非。

江湖萧散乐平生,夜课图书日课耕。


一段高风犹凛凛,逢人肯说鸭呼名。

脍鲈元不动乡思,拂袖西风已见几。


江上如今来往客,但言鲈脍不言归。

越敢吞吴皆范子,后来庙食太湖滨。


邦人岂是忘仇怨,要勉吴臣似越臣。

马解驮经度碧空,便令王许伴支公。


山童野仆立如石,忘却侬曾在会中。

君不见洛阳记室双鬓皤,不忍荆棘埋铜驼。
西风忽念鲈鱼鲙,归来江上眠秋波。
又不见甫里先生心更苦,河朔生灵半黄土。
水仙要我小迟留,探借五湖风雨秋。
三万顷波融一鉴,八千里客只孤舟。
望迷渔荻荒寒境,思挟琴高汗漫游。
一棹松江朔雪饕,椒浆曾此酹三高。
远游借与薰风便,伟观还如昔日遭。
唤起玉龙嘘雾雨,饶教彩蜺战云涛。
人物盛东南,莫如吴郡陆。
汉季逮唐来,班班闻史牍。
门庭迭辉赫,龙虎争驰逐。
吴江净如镜,吴艇轻如飞。
吴山远如画,此景天下稀。
秋风晓槭槭,秋雨凉霏霏。
大湖际天碧,浩荡浮万象。
中有洞庭山,天作蓬壶样。
芦苇秋萧萧,时闻发渔唱。
千顷飞花特地寒,又随渔艇泊苍湾。
三高问讯来何巧,趁得冰湖看雪山。
磺溪有诗客,隐居于市阛。
甘心执贱役,不肯事长官。
吟诗只自适,不予俗人看。
先生无名字,不知何许人。
折苇渡沧海,信脚行阳春。
当时富民侯,延座列上宾。
海外数画笔,蔡君推第一。
如何断三餐,不受千金值。
睥睨视公卿,风尘谢物色。
三高之风天与高,三高之灵或可招。
小山以后无此作,具区笠泽空寥寥。
几从垂虹荡双桨,寓目沧浪独怊怅。
垂虹古祠烟树新,昔贤高致久无闻。
画图想像空陈迹,谱谍流传喜到君。
春水白鸥分座席,寒泉秋菊荐炉熏。
吾拜三高堂,三高在何许。
香炉上苍苔,破屋落大雨。
石泐水弹痕,地洞龙潜处。
滩名钓雪桥垂虹,三高曾此托高踪。
霸越功成变名姓,偶思鲈脍因秋风。
更有自号天随子,茶灶笔床居甫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