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野鹤清高六翮轻,孤云万里去冥冥。


汉科合应茂才选,唐士曾书遗教经。


好趁江南诸老在,尽看蓟北众山青。

别来如梦亦如云,八字微言不复闻。


世上浮沉应念我,笔端飞动只降君。


几同江步吟秋霁,更忆山房语夜分。

昔年离别浙河东,多难相逢旧楚宫。


振锡才寻三径草,登船忽挂一帆风。


几程村饭添盂白,何处山花照衲红?


不似投荒憔悴客,沧浪无际问渔翁。

篆书朴,隶书俗,草圣贵在无羁束。
江南有僧名{巩/言}光,紫毫一管能颠狂。


人家好壁试挥拂,瞬目已流三五行。

休公为我设兰汤,方便教人学洗肠。


自觉尘缨顿潇洒,南行不复问沧浪。

东阁无人事渺茫,老僧持钵过丹阳。


十年栖止如何报,好与南谯剩炷香。

昨来非有意,今去亦无心。

阙下抛新院,江南指旧林。

瓶添新涧绿,笠卸晚峰阴。

书楼新起赖休公,况接丹梯百丈通。


只为云松巢此地,不须车马到山中。


白云倚槛临丹壑,明月开轩坐碧空。

郁郁云中秀,山僧采相馈。


我有毒热肠,此是清凉味。

雷雨思炎月,尘沙苦冀方。

燕地炎蒸月,西林大道傍。


上方留避暑,长日坐焚香。


细竹轩窗静,高云殿閤凉。

洛城本天邑,洛水即天池。


君王既行幸,法子复来仪。


虚室香花满,清川杨柳棰。

清旦历香岩,岩径纡复直。


花林开宿雾,游目清霄极。


分明窗户中,远近山川色。

真王清净子,燕居复行心。


结宇邻居邑,寤言非远寻。


丹青丈室满,草树一庭深。

禅宫分两地,释子一为心。


入道无来去,清言见古今。


江寒池水绿,山暝竹园深。

学佛有馀力,吟诗过一生。


情闲气燄少,句好琢磨成。


柏竹门庭古,冰霜笔砚清。

佛法本无二,谁论律与禅。


水行到处入,月出有时圆。


事去何尝念,忙中不废眠。

区区京毂几经春,不退方能运法轮。


欲举筌蹄皆自达,纵罗寒暑岂吾辛。


大千虽纳宁多施,一切谁名得度人。

见说钱塘别筑城,凄凉风景若为情。


湖堤柳尽曾游路,石壁苔荒旧刻名。


老我无能如烛武,何人可饮胜公荣。

自入赤墀青琐间,旧游禅侣亦阑珊。


青山只忆招提境,白首初辞供奉班。


马为空群犹蹻蹻,鸟能求友自关关。

故人远在越江南,何日相寻过海帆。


少借禅房一十笏,全翻经藏五千函。


寒炉拨火宜煨芋,夜月裁诗定倚杉。

不见俊公今十年,武林留偈竟茫然。


苕溪寺已空尘劫,蒲室灯还有别传。


晒衲石根随夕照,题诗竹里湿秋烟。

老年尤惜过芳时,篱下黄花值闰迟。


夜雨有愁如湿絮,秋风无发可吹丝。


劳魂数数还乡梦,往事茫茫感兴诗。

朱雀桥边白下门,旧游回首不堪论。


令威未返辽东鹤,圆泽难招石上魂。


金刹火馀灰已冷,锦囊诗在墨犹存。

山僧新自豫章回,千里还乘渡水杯。


问法诸天龙象绕,谈经半夜鬼神来。


西风夏解江云变,南国秋归野菊开。

衡岳山中老道人,一龛一衲足容身。


禅林出定云生室,诗境行吟清入神。


瓶水不凝霞气暖,石门长扫虎蹄新。

近岭无冰雪,庵居易过寒。


饭炊麻子熟,衣补衲头完。


颢气诗脾里,雷音讲舌端。

雪山一片雪,何日落中华。


皎洁无藏处,虚空自作花。


石厓穿乳窦,海岸叠潮沙。

昔隐黄龙老,今遗书记寮。


人天所供养,巾盖此逍遥。


仙乐时时下,香云往往飘。

神凿三百级,盘回上峻陂。


摄衣苍藓滑,倚杖白云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