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粲若唐宸翰,森然宋赐书。


宝藏经阁上,光动道场初。


川岳留奇观,风云绕净居。

彼美山中芋,轮囷类饿鸱。


暖生松火夜,香透竹炉时。


虎迹群行满,猿声独啸悲。

上年贤宰相,遁迹白衣时。


试问葫芦卜,何如懒瓒知。


才名留别传,香火寄空祠。

大慧谈经地,林园即给孤。


凿云藏舍利,鞭石起浮图。


风铎时喧寂,天经忽有无。

螮蝀横当道,蜿蜒下汇潭。


幽光飞睒睒,危构郁耽耽。


鸟下窥寒瀑,樵回带夕岚。

传是竺僧说,幽如兜率宫。


驱龙劈地险,架石补天空。


星土熊湘合,云沙鹫岭通。

细路扪萝上,高亭在翠微。


树阴幪草坐,山气湿田衣。


落日孤钟动,遥天一锡飞。

何许新亭好,轩窗窈窕深。


天开云四面,地据岳中心。


雨绿蘼芜道,风香薝卜林。

一沼天成后,双泉神应来。


云根锡卓破,地胍虎跑开。


暗溜悬山雨,寒光漾石苔。

尘世苦热恼,山林长夏幽。


岳神来护法,尊者坐经秋。


呼粥鱼频响,衔花鹿自游。

曹溪一祖后,衡岳世多贤。


分得灯相续,提将印密传。


法音风万籁,禅性月中天。

燕坐百念息,湛然方寸间。


相无分彼我,空已判真顽。


魑魅来相试,刍尼去不还。

神僧手中钵,掷向最高峰。


径度虚空上,难寻变化踪。


锡飞曾近鹤,剑跃或成龙。

一柱标南纪,神功自断鳌。


寒过岣嵝远,势敌祝融高。


异鸟流清响,神镫见白毫。

神僧涅槃处,那有去来今。


尚记三生石,难磨万古心。


地埋禅刹在,山掩岳祠深。

塔寺前朝旧,山林宿业空。


法身无幻坏,藏骨自神通。


宝供珊瑚碧,珠花舍利红。

初地灵峰下,重来为讲经。


神应合掌受,石亦点头听。


云鹤随飞盖,湖龙入净瓶。

般若南朝寺,思公第一传。


拓开方丈地,坐断再生禅。


贝叶收经夹,昙花散法筵。

两公俱古佛,遗迹在新亭。


塔寺疑神造,山川本地灵。


峰秋阳雁断,潭暮雨龙腥。

白发高堂在,青山旧业贫。


载经随客舫,留偈别禅邻。


行路半春雨,近乡多故人。

竟负山游约,长怀第二泉。


毁茶休著论,载酒谩回船。


会摘春林雨,来寻午灶烟。

佛庙之治有二补饬,故物为二,梵福崇建新制为三,有利崇建之利三,谓入海、安稳、多获重宝。
欲作寺,且不贪惜也。
噫,凡天下事,即以利而后有所为,是名未离尘着,虽然苟利一一切不间缁褐,无论苍雅,皆宜有为,但利已不利于人,利寡不利于众,岂徒尘着,犹之贪惜可也。

十载西游志已灰,南征又自大梁回。


扶持佛日惭无力,赞翊皇风愧不才。


旧约未能林下去,新诗常寄日边来。

忆昔吾师放晚参,扬兵西北击东南。


一声霹雳龙飞去,尚有痴人宿草庵。

多幸松轩得罢参,玉泉山水胜江南。


泉边便作归休计,何必香山觅旧庵。

功名我已让曹参,又见曹参定五南。


布袜青鞋从此始,济源闻有侍中庵。

别后无缘得再参,新诗重寄代和南。


他年放我休官去,只向云川结小庵。

上人别后未能参,一首新诗自北南。


萧寺深沉香火冷,白云闲锁旧禅庵。

知子无心谒五侯,浮云富贵岂能留?


华亭夜静西风软,万顷沧波浸月钩。

不在寻求不在参,谁分西北与东南。


云川试入西庵去,三圣元来共一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