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久雨败沼荷,晓风猎岩桂。


人各动归思,子独谋远逝。


峡门去来舟,日为声利计。

锦官与子别,六听秋城砧。


坐缠儿女爱,梦绕薝葡林。


子归能几日,又起江湖心。

蜀山富奇药,野老争藏收。


九日来成都,塞断长仪楼。


权豪竞夺去,万金未得酬。

管领东风入杖藜,落梅香里已招提。


苔痕一径白云湿,花影半窗红日低。


欲见高僧聊尔耳,便乘馀兴去来兮。

山僧留我宿,我亦似山僧。


香茗半瓯雪,寒齑一箸冰。


廊风响黄叶,壁雨暗青灯。

蒲团一榻上,坐到夜将分。


窗月灯昏见,岩泉雨歇闻。


茶瓯胜饮酒,禅语当论文。

几年参四教,孤影托三衣。


自识闲机了,谁甘苦行归。


秋藤溪水活,雨叶寺墙肥。

主僧何所往,闲客自来游。


山阜秋棱劲,村塍稻把稠。


落乌攒梵庑,腥鸽堕经楼。

遥遥殊积入山心,勇涉湖西且解襟。


当暑行松探古迹,追凉踏藓入晴林。


信知净境无三伏,犹幸悭囊有几金。

披缁受业在淮南,不觉流年七十三。


罗汉院中馀古柏,将军坟上落枯杉。


缠绵宿病逢奇药,收拾颓年坐破龛。

幽阶苔藓翠纤纤,屐齿沾濡逐步黏。


晓涧迸泉迷杏坞,春风停雨暗茅檐。


禅高何待音声悟,诗好争传格律严。

蓬麻冒日气,舟过风递香。


香气入晚秀,月色迷官塘。


此时同载僧,眉上生毫光。

单悬淮楚寺,裓染岁时尘。


踏雪归何处,看云悟此身。


三乘新见性,一钵晚随人。

单起浯溪寺,禅栖主簿峰。


收诗入顽石,礼塔趁昏钟。


好古心何癖,观空语更慵。

惠诗传驿旧,立雪想师遥。


一别此山去,清风不可招。


经窗云半掩,石塔水偏朝。

多谢徽州吴使君,新诗问劳意何勤。


无求已得心空乐,更作无心出岫云。

双径山中一衲衣,曳筇远远叩岩扉。


愧无白璧黄金赠,携取清风满袖归。

道人独往韵,半生服行衣。


专门施氏易,编脱屡绝韦。


文词粲藻火,片语不救饥。

山光摇荡入帘栊,酒漾歌云暖玉融。


烟柳翠涵深院雨,露花香湿满楼风。


自从愁阵持降节,拟与诗兵纪战功。

忍教仪凤箨龙孙,纵酒刘郎道与存。


应说碧桃花解语,可无桃叶代桃根。

万丈虹霓络紫烟,笙歌清沸雨馀天。


满庭芳草翠如积,一洞碧桃明欲然。


流水引来梅坞底,春风吹到酒垆边。

云深石涧寺,树老远公房。


终日风□□,□秋景气凉。


醍醐蒙□味,□□□□□。

闻道还沂上,因声寄洛滨。


别时花欲尽,归处酒应春。


聚散同行客,悲欢属故人。

罗浮高并赤城标,帘卷层楼紫翠朝。


东望三山人未远,西来半偈路还遥。


论文说法思联榻,桂水珠江不断潮。

名山古刹住来深,只履高踪未易寻。


指月拈花知慧性,降龙驯鸽识慈心。


见空有相休传钵,悟到无弦可破琴。

锡杖行携挂百钱,曾言酒国胜生天。


菜边有肉何妨素,瓮侧藏身或是仙。


石磴云来随散步,松房客去更安禅。

云游不到虎门东,绮语传来字字工。


诗律细超禅律外,天花乱落笔花中。


远公净界开莲社,陶令闲园对菊丛。

粤山楚水任孤筇,试问津梁隔几重?


湘浦兰香朝浣钵,洞庭风急夜降龙。


观空自豁人天眼,出世浑忘去住踪。


赠别曹溪泉一勺,知君心已悟南宗。

问枯庵,杳何许。
曷名枯,有何意。
云在匡庐之巅,乱峰深处。

绿尊荡漾泛红霞,坐映芙蓉树树花。


狂客正酣花下酒,高僧偏爱雨前茶。


好风凉月开三径,诗兴禅心总一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