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鸦飞红树报秋晴,人在荆关画里行。
半日闲为尘外客,十年心契此山名。
蜂窠僧舍围岩住,螺髻云梯叠石成。
上有可攀下可援,乱石插脚松碍肩。
盘山之游信奇绝,我今不到又几年。
西峰朵朵开青莲,东峰半绾湘娥鬟。
卧病甬东久,偶寻吴会游。
不知陶令意,乃与身为雠。
恤隐岂不美,更恐增人愁。
山上白云淡无情,不如山前利与名。
水西落日何时尽,二十一万钟磬鸣。
石廊西头物色好,别有净界擎青莲。
玉虹挂门一水割,碧云差径千家连。
浩歌流年客尊酒,高卧白日僧华颠。
一奁鸣瀑写天绅,怪石鲸奔欲化鳞。
灵隐飞来真相后,老坡重证戒师身。
居山活计今成趣,造物工夫总待人。
谢公雅志在东山,一入黄扉不复还。
公去我来山属我,为公偿却半生闲。
京都寡临观,兹地高且明。
仲冬一来望,旷然写予情。
千载豪杰尽,夷门荆棘生。
不下山来十四年,区区笑我走尘寰。
只应后夜经声寂,明月清风自往还。
大道无端倪,人世如蚁泠。
虱然御风行,天路非阡术。
望舒稍西倾,东海已吐日。
五湖涌青莲,削出千丈壁。
空中构宝殿,珠光相荡射。
明月海上来,照见半山赤。
暝色投荒寺,行盘翠几层。
涧花分积雪,桥月递流冰。
一宿同僧被,孤吟借佛灯。
东出榛莽间,宫城何窈窕。
悲凉金故都,秋日荒台沼。
浮屠出苑边,上跨清虚表。
南亩何膴膴,粤彼沧海浔。
孤云黯栖薄,岁晚无终深。
山桑不中矩,硕鼠多野心。
烦骚当告谁,大命愧虚受。
皇天匪不高,后土匪不厚。
菅蒯虽可绳,其如索云朽。
丈夫弧矢志,少小应征繇。
屯边隶充国,代马惨不骄。
二十走淮徐,畚锸尝自操。
老尚携朋到上方,后公已是一年强。
云梯猿引犹能上,阴洞蛇行幸免创。
有兴再来还我共,兹游所欠要天偿。
畿南之山最大房,石廪层沓摩穹苍。
银陀峻极古弗贵,伟此岩壑称上方。
峰回涧束合林翠,森壁留罅穿天光。
清明已过冷无那,野桃始华杏未破。
故宫化为寺,寺古春萧萧。
舍舟踞陇首,极目沿僧寮。
好风揽衣袖,吹我凌金焦。
学道空山水月深,丹成初试马蹄金。
犹馀一勺丹泉水,洗尽人间名利心。
此生真与世相忘,投老生涯寄上方。
洗足关门枕书睡,连山松桧雨浪浪。
天畔群峰一草亭,半溪烟雨花冥冥。
老翁投老得此景,日与溪山同醉醒。
山中寒早野阴薄,惨惨黄昏欲雨时。
市远无人与沽酒,地炉松火自烧梨。
月馀树影穿窗入,雨过山泉绕舍鸣。
野寺中宵人不睡,蒲团布衲悟无生。
涧水有奇观,山蝉发清歌。
穹林翠光合,深谷凉风多。
孤游正寂历,伫立久婆娑。
四望平川独一峰,峰前潇洒是莲宫。
松声竹韵千年冷,水色山光万古同。
客到每怜楼阁异,僧言因得鬼神功。
因过下方院,更指上方登。
偃盖杉松路,包金橘柚层。
清湾从古好,孤榜复谁曾。
琅函密锁君王字,石壁仍刊宰相诗。
无限幽光动岩谷,山深惟有白云知。
老僧曾住日边寺,惯识金鞍马上人。
云外不知人易老,从头相问尽埃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