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归省值花时,闲吟落第诗。


高情怜道在,公论觉才遗。


春雨连淮暗,私船过马迟。

此生文字送分阴,羁旅无材发噤吟。


鬓底星星侵晚色,胸中落落负初心。


端知坐索长安米,那复能弹单父琴。

月下风前花畔。
此情不浅。
欲留风月守花枝,却不道、而今远。

江接寒溪家已近。
想见秋来,松菊荒三径。
目送吴山秋色尽。

道人送客过林扃,先识穿云拄杖声。


内苑深居无一念,东堂久阔尚馀情。


且欣能善将军饭,未怪频翻吏部羹。

世外忘家子,归来谁与游。


烧香如意夜,茹菊钵盂秋。


独节已萧冷,诸缘应罢休。

他日是非谁管得,当前聚散亦飘蓬。


茫茫海水摇天缘,说到归心谅总同。

丹书玉节下青霄,拥传春风故里饶。


不为马卿金掌露,欲观枚叔广陵潮。


荷衣半入天香暖,藜杖初分社火遥。

男儿功名在十指,只字能倾洛阳纸。


除他丞相断扫门,若个公卿不倒屣。


共道临轩第一人,蹇驴依旧踏风尘。

攀柏秋原一恸回,如闻车马破苍苔。


亦知凡鸟题犹湿,翻为求羊径不开。


下榻仍惭豫章守,窥园谁更广川才。

一归初就已忘言,三径虽荒好避喧。


罗雀汝宁廷尉客,登龙吾未李膺门。


云披胜览堪双出,海踏狂探试共论。

旧客东归远,长安诗少朋。


去愁分碛雁,行计逐乡僧。


华岳无时雪,黄河漫处冰。

未明唤僮仆,江上忆残春。


风雨落花夜,山川驱马人。


星星一镜发,草草百年身。

平生事行役,今日始知非。


岁月老将至,江湖春未归。


传家有天爵,主祭用儒衣。

戚戚逢人问所之,东流相送向京畿。


自甘逐客纫兰佩,不料平民著战衣。


树带荒村春冷落,江澄霁色雾霏微。

献策不得意,驰车东出秦。


暮年千里客,落日万家春。

芳田岐路斜,脉脉惜年华。


云路青丝骑,香含翠幰车。


歌声仍隔水,醉色未侵花。

柳絮飞飞共语离,尊前会面定何时。


交情冷淡孤衷在,世味辛酸两鬓知。


春水乱滩船下疾,晓风残月酒醒迟。

复命经三峡,波澜极目愁。


片云生断壁,孤石碍中流。


道路连巴塞,风烟接楚丘。

倦客归辕里。
恰三秋、霜林叶散,鲤鱼风起。
四角红毡氋子背,踯躅河桥之际。

暖烟轻淡草霏霏,一片晴山衬夕晖。


水露浅沙无客泛,树连疏苑有莺飞。


自从身与沧浪别,长被春教寂寞归。

偶持麟笔侍金闺,梦想三年在故溪。


祖竹定欺檐雪折,稚杉应拂栋云齐。


谩劳筋力趋丹凤,可有文词咏碧鸡。

碧莲重叠在青冥,落日垂鞭缓客程。


不奈春烟笼暗澹,可堪秋雨洗分明。


南边已放三千马,北面犹标百二城。

高位莫能舍,舍之世所贤。


云车游日华,岂比龙楼前。


寝疾乃就枕,情感唯灵仙。

远涉期秋卷,将行不废吟。


故乡芳草路,来往别离心。


挂席春风尽,开斋夏景深。

北去穷秦塞,南归绕汉川。


深山逢古迹,远道见新年。


绝壁云衔寺,空江雪洒船。

行旅本同愁,黔吴复阻修。


半年方中路,穷节到孤舟。


夕霭垂阴野,晨光动积流。

白社思归处,青门见去人。


乡遥茂苑树,路入广陵尘。


海日潮浮晓,湖山雪露春。

古来剑侠王海外,虬髯之客何英雄!


此世界真新世界,剧怜归计太匆匆。

西半球归东半球,偃然有国卧亚洲。


逢人莫说华盛顿,厉禁方悬民自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