往往难平事,烦君几濯磨。
风尘频抖擞,岁月易蹉跎。
钟虡消兵器,铅刀当太阿。
相知无厚薄,相见有疏亲。
偶尔逢新识,悠然思古人。
阅穷千载事,赢得半生贫。
老去懒耕田,秋来愿有年。
每从桥下卜,频解杖头钱。
南地三冬雪,西畴万井烟。
古道接桑麻,仙源入望赊。
避秦人去后,无复种桃花。
岐路伤萍梗,逢溪问钓槎。
屏迹茅檐下,追随日以疏。
偶然到城市,未免识侬渠。
造物静相对,此身常有馀。
碌碌今如此,冥冥非所知。
胜人宁有定,于我或无私。
劫火焚刍狗,青云变素丝。
百里山行迷碧草,息心对山觉山好。
六朝僧去忽千霜,三秋招隐惟五老。
一峰初上晓松哀,瀑布声闻客绪开。
五老峰深近远迷,六朝灯在色空倪。
林僧索我庐山句,不尽游踪未敢题。
四望苍屏尽渺然,松开忽见紫炉烟。
怪来九叠祥光出,独向东林瑞像前。
竺影难留图里迹,素沙犹自雨中研。
东林寺傍看月眠,月光水色浑同天。
此时好景说不得,不是吾心未发前。
远公白莲社,旁有聪明泉。
饮此谁聪明,社中十八贤。
尧舜不曾饮,聪明本诸天。
儒服方袍两秃翁,两家元是一家风。
归田我欲效元亮,结社师真如远公。
雁荡此生看未足,虎溪一笑偶然同。
地入东林眼界奇,神仙遗迹在榴皮。
湖山如旧无东老,酒为嘉宾酿者谁。
千年香火梵王宫,人去人来自不穷。
鸿雪行踪那可问,特留玉带镇山中。
担书徒步问程迷,夜叩林僧借榻栖。
焚膏尚自惊残梦,刻竹何因觅旧题。
古寺东林记昔游,芙蓉为径竹当楼。
同时学侣谁还在,屈指如今五十秋。
我抱东林未见心,诸贤诗上见东林。
两瞳不觉针锋到,一瞬清风扫宿阴。
西来本自趁晴天,雨卧东林日似年。
百念已成沈水石,一行真坐逆滩船。
何妨华鄂添诗集,暂与阇黎结饭缘。
一从张野卧云林,胜概谁人更解寻。
黄鸟不能言往事,白莲虚发至如今。
年年上国荣华梦,世世高流水石心。
虎溪久驻灵踪,禅外诗魔尚浓。
卷宿吟销永日,移床坐对千峰。
苍苔冷锁幽径,微风闲坐古松。
一宿山前店,旅情安可穷。
猿声乡梦后,月影竹窗中。
南楚征途阔,东吴旧业空。
韩子文章最有声,颖师琴调得传名。
十年具美知谁继,此地长吟送尔行。
铁凤飞楼开佛日,玉虹吹瀑下江城。
幽阶苔藓翠纤纤,屐齿沾濡逐步黏。
晓涧迸泉迷杏坞,春风停雨暗茅檐。
禅高何待音声悟,诗好争传格律严。
尘外乾坤岂易窥,上方寻胜短筇随。
病僧借榻山衣破,卧佛当门石塔危。
乱竹迸阶交密树,荒苔沿壁缠疏枝。
晴向过溪亭下留,拂碑慨想晋时流。
云生古树茑萝雨,风卷修廊松竹秋。
登阁冷知山扑面,照池凉觉水澄眸。
雁门市里梵坊通,整理重登兴未穷。
双剑风高云气压,五杉阁峻水声空。
欲抛世网离尘境,要扣禅机演祖风。
庐山白云拥,绝似兜罗绵。
覆得丑好尽,何啻万万千。
东林香炉峰,生在寺门前。
溪水涵天影,山云趁屐声。
信缘重一到,流梦入三生。
瀑势翻空远,林阴障雨平。
春风驻马曾游地,往事悠悠已四年。
古刹残僧非旧主,香炉睛色又新烟。
请看客鬓同黄叶,可悟禅心是白莲。
教衍三天竺,门当五老峰。
人烟行处僻,幽意坐来重。
篱落闻猿挂,溪沙阅虎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