策马寻精舍,东林非旧师。
池空莲社散,塔坏墓门疑。
地忆羁眉处,桥怜笑度时。
绿杨深处路萦迂,此是东林隐者居。
古屋数楹苕涘若,清溪一曲辋川如。
风前竹疃能频洒,雨后蔬畦或自锄。
凿沼栽莲半亩强,开轩敷席坐端相。
从来水月真灵境,化出匡庐古道场。
兔影淡笼银橐净,冰轮清碾玉簪香。
林磬何悠悠,庭雪复灿灿。
冲寒过支公,相围地炉炭。
一谈得真蕴,贝叶徒满案。
皎皎东林月,初看法镜升。
殿沉中夜磬,松隐上方灯。
兴剧催银斝,诗成转玉绳。
庐山在咫尺,钟磬落诸天。
不到真如地,遥看香积烟。
轮蹄双树下,语默一灯前。
笼中一灯尽,笼外几蛾回。
夜久僧同话,霜明门半开。
寒声虚竹院,秋色净莲台。
清远东林寺,颓荒有岁年。
琉璃高照郭,锦绣忽铺天。
廊接飞来磴,门迎估客船。
夫君自南国,有信寄西风。
天上曾攀桂,江边复转蓬。
试为千里约,敢愠一囊空。
绍兴二十八年八月三日,欲夕,步自阛阓中出,并溪南行百步,背溪而西又百步,复并溪南行。
溪上下色皆重碧,幽邃靖深,意若不欲流。
溪未穷,得支径,西升上数百尺。
浓岚暮雨随人密,远壑幽峦向客悭。
清旷本吾胸次景,不须云里觅衡山。
偃息东林下,悠然澹旅情。
泉归虎溪静,云度雁天轻。
苍藓封碑古,优昙应记生。
借宅星江上,山南已遍寻。
犹馀湓浦路,未快白公心。
属国陈三表,归帆拂二林。
白社寥寥度岁华,客来犹记话分茶。
桥横山郭前溪路,树隔厨烟何处家?
官马放归门径草,野僧移去石泉花。
荒原相接多邻冢,祭扫人还噪暮鸦。
骑马过东林,当阶入绿阴。
路斜瑶草合,云去落花深。
老至况独立,兴来时一吟。
郭内名山似竺乾,苍松白石傍清泉。
林间片地皆成宝,花里诸峰并是莲。
钟梵远分城北寺,袈裟初悟海南禅。
昔读高僧传,兼怀逸士踪。
停车虎溪水,对面香炉峰。
旧殿丹青落,荒池蔓草茸。
万叠浓云压寺垣,青苔一一长闲轩。
禁烟坐久春衣薄,恨血愁兼冷雨繁。
荒冢鹿归空远望,亡僧灯亮又斜昏。
之子青年独老成,布袍宽博称其名。
李膺谩自知文举,杨意无能荐长卿。
每到草堂成酩酊,偶过花径亦逢迎。
山僧留客解征鞍,虎笑溪桥鹤绕坛。
两寺疏钟云壑暝,万峰积雪石门寒。
夜深窗竹惊频折,腊尽溪梅落未残。
东林沈郎真隐居,山环水绕开方壶。
何年濯足脱尘网,坐卧七言哦蕊珠。
有时隐几佚吾老,万事不到灵台虚。
龙蟠大地藏山腹,瑞气蒙笼紫金屋。
香炉万丈擎碧霄,二涧斜飞落寒玉。
晋朝遗事唐人辞,皴斮龟螭尚堪读。
宝陀岩下种松篁,旧客欣逢煮术汤。
忆着东林携手处,十年添得两眉霜。
孤峰元绝汉,层塔更凌空。
轮相超三界,铃音韵八风。
烟萝登已尽,云水望何穷。
山带半随青嶂绕,螺鬟长倩白云封。
笔点石幢题露叶,厨分香积剪春茸。
溪午钟鸣僧不语,花明院静客停鞭。
千峰已歇马头雨,万壑犹飞树杪泉。
白发暗消闲岁月,黄花漫放九天秋。
倚云桂子香风播,绕砌兰芽绿叶稠。
绝峡下苍黑,半壁悬银泉。
峰回路不定,曳杖聊夤缘。
水光秋澹荡,僧好语寻常。
碑古苔文叠,山晴钟韵长。
不见远公长笑去,何人相送虎溪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