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东湖老人朱季曹,爱客不减扶风豪。


堂中贤士常满座,千金一诺轻秋毫。


买园千亩东湖上,结屋却傍湖之㘭。

小楼湖北借清漪,湖水分来又小池。


寒月留人还照夜,晴波对我得无诗。


南音喝罢渔家傲,醉眼看醒孺子祠。

龙堂贝阙水仙家,夜色清寒晓转加。


淰淰冻云低草树,娟娟晴雪照梅花。


旧盟沤鸟依轻桨,新钓鳊鱼出古槎。

使君晓命木兰舟,霁雨湖光碧玉秋。


乐妓并歌翻小海,诗仙同载上瀛洲。


莼香白露尝初荐,稻熟黄云看早收。

番君国里水云多,雨歇黄梅涨碧波。


锦缆惊鸥穿弱柳,银盘簇鲙裹新荷。


佳人狎坐传觞令,上客豪吟相棹歌。

梅花吹暖透重闉,紫马朝遨湖上春。


岚影尽兼云影湿,涨痕犹带雪痕新。


高人下榻来江表,神女鸣珰过汉滨。

混物乃妙契,启岩得幽栖。
苍梧之东大江曲,峰峦巃嵷波萦回。


主翁于此毓灵秀,联翩五色腾朝翚。

只知白下棠花白,不记湖边草色新。


郁郁楼台笼戍柳,荒荒苔藓画游舲。


重来老子惭无恨,徉卧尊前醉不醒。

自笑知州百不知,近他池馆未曾窥。


主人正可今为客,和议初成恰是时。


草色茸茸花覆座,波光滟艳酒浮卮。

玉锁凌空不可攀,卧听车马日三竿。


以湖拜命官名散,把酒封君国号欢。


父祖诗家三世将,弟兄文阵两秦难。

朝来千骑出城闉,为向东湖踏早春。


素练幂林云气薄,明珠穿草露华新。


山花献笑开檐畔,海鸟忘机戏水滨。

暂停麾盖拥轻舟,此日湖山属暮秋。


采采黄花登几案,离离红树散汀洲。


倾壶浮蚁杯频竭,下箸鲜鳞网乍收。

云气低藏十万家,东湖飞雪又交加。


玉禾旧布仙山种,琼树新开帝所花。


别浦移舟闻过雁,高楼凭槛见归鸦。

夏月湖中爽气多,南风叠叠卷长波。


渔人舟楫冲蘋藻,游女衣裳揽芰荷。


脍切银丝尝美味,腔传金缕换新歌。

尊酒相逢,笑同是、旧日天涯行客。
花气轻浣兰襟,琵琶泪无迹。
秋正悄、疏灯自落,风潇洒、桂华流席。

出郭乘清兴,扁舟一迅风。


山光真黛比,水色与天同。


宿鹭班班白,寒枫处处红。

乞得西湖养病身,小园真隐谩颐真。


已将竹院舍幽客,更筑乡畦招可人。


茗碗昼看花坠影,吟窗夜与月为邻。

四明山水天下异,东湖景物尤佳致。
古来奇处芜没多,极目空馀老苍翠。


最称险奥唯福泉,崒嵂万仞摩青天。

东湖九百九十顷,七十二溪攒翠波。


乞我扁舟任飘泊,却敲明月叫渔歌。

水拭双鸾镜,山环六曲屏。


云端迸朝日,木杪见疏星。


梅坞春长在,柴门夜不扃。

卜筑承先业,徵君旧有湖。


池流通蠡泽,窗色入香垆。


樗老材非散,山移谷似愚。

湖亭衰柳对金堤,石桥霜色晓凄凄。


青溪往事随云影,细路孤行信马蹄。


孤行影照澄波碧,荒草覆烟寒寂寂。

佳时行乐阻追陪,喜得诗筒手自开。


云岫送凉随皂盖,风漪献状属金罍。


也知萍底鱼相得,更有荷闲蝶鼎来。

轩窗得地向湖开,要客登临共一杯。


白鸟探鱼长不去,清风吹水等闲来。

仙庭射的斗崔嵬,紫翠飘飘落酒杯。


更待春阴须一往,要看雷雨过湖来。

谁知城郭有山林,选胜营居遣壮心。


一片远烟添暮色,数声归鸟变春音。

锄去蒿莱地势平,开轩潇洒瞰东城。


湖山变尽朝昏景,只欠青猿一两声。

一炷沈烟一案书,怜君重葺紫霞居。


溪山朝暮能新美,世虑尘缘并扫除。

一湖绿水当窗净,百里青山卷箔开。


只恐夕阳催客去,不嫌幽鸟趁人来。

湖外青山案几横,卷帘幽坐少逢迎。


一钩香饵看鱼上,万顷金波待月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