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荷张万盖迎仙舰,葵卷千旗拥将坛。


顾我从来嗤羽化,饱看仍不负空餐。

东湖觌面本情亲,到得东湖动隔旬。


若道四并成浪语,如何寸步不由人。

远来东望见门墙,到后西看不见洋。


四面近山围绕密,卜居如此合绵长。

谁将东湖光,敛作大圆鉴。


千峰就妆束,万象互窥瞰。


红消日脚明,绿净山影蘸。

草木虽无知,叶落能粪本。


荣枯递乘除,苗实自穮蓘。


东湖百顷莲,夏日傲赵盾。

云浦苍寒,烟堤幕翠,旧痕新涨。
春愁十里,冉冉碧丝摇荡。
记登临、少年思豪,唾壶击玉歌清壮。

短棹乘风湖上游,湖光一鉴湛于秋。


小桥夜静人横笛,古渡月明僧唤舟。


鸳浦藕花初过雨,渔家灯影半临流。

青山偃蹇不可呼,我行青山如画图。
荡舟春波并山去,青山尽处横陂湖。


周湖一百二十里,湖波极处山孤起。

漾舟疑港断,进帆喜湖广。


境丽趣非一,路迷心已往。


云峰互稠沓,烟波纷滉瀁。

春来周道正平平,杨柳风多晓雾睛。


向晚却随僧寺宿,此心聊与佛灯明。


班行着我曾何补,诗思于公辄又生。

轻帻时迎客,青鞋称谢居。


窥林惊倦鸟,钓濑得嘉鱼。


懒问平泉业,劬抄验药书。

东湖若个畔,屴崱火山高。


花净苍梧雨,松翻碧落涛。


百年几鹤氅,八座一鸿毛。

隐隐青青水外山,有人卜筑水山间。
一天风月招邀遍,百岁光阴舒啸闲。
日出波光摇钓艇,春深花影落渔湾。
北征三度过彭蠡,此度波澄镜面平。
桨荡渔船摇拽易,帆悬贾艇往来轻。
雁翔南浦偕鸥集,鹤入青霄挟子鸣。
远渚苍茫泛鹭鸥,渔舟泊岸网初收。
尝茶到此真如画,山色湖光共一楼。
宿雨初收似镜平,楼台高下夕阳明。
谁家池馆逮相望,长笛参差弄晚晴。
琴床石磴漫留题,小叠峰峦不厌低。
更向苏翁亭上望,绿阴穿过一条堤。
凭栏四望极空冥,何处钟鱼最动听。
只隔红桥波一曲,阿谁渡到水心亭。
莲塘梅坞尽勾留,销暑冲寒次第游。
花木四时工位置,不徒佳日在春秋。
不须高阁问滕王,城市山林趣更长。
洲绕百花堤万柳,最宜亭榭水中央。
游遍江南,算岁岁、飘零为客。
喜今日、故园载酒,好花时节。
十里烟鬟妍入画,一篙春水波翻雪。
五贤祠下古城隅,一昔来游俨画图。
传道荷花映荷叶,只今东湖连北湖。
想见波间浮属玉,谁撑艇子入菰蒲。
万顷重湖东复东,意行得怕打头风。
故畦遗穗粼粼在,野水寒林处处通。
鸿雁汀洲渺葭苇,牛羊篱落见儿童。
不到东湖便十年,短篷还得泛霜天。
千林脱叶风如剪,万里无云月满弦。
照影婆娑吾老矣,可人潇洒故依然。
世上功名姑置之,微茫心事要深思。
水光月色精神好,长使襟怀似此时。
五十颓然一秃翁,湖山清兴渺无穷。
扁舟欲学鸱夷子,未有平吴霸越功。
世故纷纷赚白头,何如良夜一扁舟。
霜风拂面心神肃,尘虑宁容一发留。
天上金波印水心,心中波浪亦成金。
小舟荡漾金波里,陡觉广寒宫殿深。
澄泓万顷浸冰轮,千尺惊看玉塔新。
满目辉光相照耀,乾坤何处不精神。
宿霭埋山未肯收,晚风吹雨湿衣裘。
渔舠一叶烟波里,添我胸中万斛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