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清晨呼马出,驭吏请所之。


锦城浩如海,我亦无与期。


有花即入门,莫问主人谁。

次舍山郭近,解鞍鸣钟时。


主人炊新粒,行子充夜饥。


关月生首阳,照见华阴祠。

雨入南枝玉蕊皴,合江云冷冻芳尘。


司花好事相邀勒,不著笙歌不肯春。

诗曰:


得罪幽燕作配戎,当场比试较英雄。


棋逢敌手难藏幸,将遇良才怎用功。


鹊画弓弯欺满月,点钢枪刺耀霜风。

乡心迢遰宦情微,吏散寻幽竟落晖。


林下草腥巢鹭宿,洞前云湿雨龙归。


钟随野艇回孤棹,鼓绝山城掩半扉。

昔余过稚齿,从师昧知奥。


徒怀利物心,不获藏身宝。


曳娄一缝掖,出处劳昏早。

花林吾自酌,见觅尔情亲。


转觉花饶笑,番惊蝶趁人。


百年秦地客,万里宋宫春。

桃柳晴沙晚,怅然悲远春。


叶明深坐鸟,花剧转愁人。


少小追欢地,乾坤放逐臣。

少日欢游处,逢春老大悲。


强持杯酒劝,怕遣落花随。


草木梁园在,山河宋殿移。

令兄真国土,吾子更超然。


同住孤城里,相邀东郭前。


攀桃映落日,折柳向春天。

最怜江左风流地,暂作周南太史公。


通籍总称鸾掖吏,分曹独向凤台东。


香携汉署沾新绶,花近秦淮瞰故宫。

手绾铜章白玉堂,天南星斗避文光。


清华官府真仙界,佳丽江山旧帝乡。


掷地赋声添纸价,传心书法长秋阳。

金昆玉季尽优游,学似椿津共白头。


总为隋家贤吏部,读书不问驾车牛。

吾庐吾所爱,虽小却宜春。


草色常经雨,花香不受尘。


归期何日定,旅梦此时真。

长忆青门郭,芳菲此日殷。


花开三月雨,春隔万山云。


夜鹤应谁怨,汀鸥且自群。

结庐非异境,负郭少将迎。


竹屿含云影,松窗落雨声。


片峰当户出,众鸟隔林鸣。

万方人乐太平辰,朝退郊游逸兴新。


近郭园林初过雨,向阳花卉更宜春。


兰亭觞咏殊同调,茅舍衣冠自绝伦。

雨霁纤尘净,春和万景妍。


天门红映日,宫树翠含烟。


散步从东郭,追欢忆去年。

丫下寻陶令,篱边问葛疆。
南山足芋栗,东郭此茅堂。
萸酒年年事,菊花岁岁芳。
有屋兮棠溪之滨。
侯至止兮兹莅我氏,望棠阴兮戴侯仁。
侯令去兮弗可留。
有亭兮翼然。
弭余节兮停骖。
讯父老兮疾苦。
春阳兮载晴。
揽余辔兮郊坰。
纷髦齯兮欢迎。
江左翘瞻白下逢,青原白鹭得追从。
岐分草长频寻路,寺迥云深但听钟。
忧国几回惭孟浪,入山此日快疏慵。
无复看花载酒踪,三五倭人逐野蜂。
凉露不知春色尽,露珠犹洒旧枞榕。
和草倭花莳野山,胭脂到此亦无颜。
倭娘来谱东洋曲,须唱青莲「菩萨蛮」。
板屋圆穹倭式亭,无莺、无蝶有流萤。
楝花落尽枞椰老,傍郭相思树树青。
风景依稀是白沙,毕逋今集海东鸦。
夕阳未觉芜城恨,春去春来照落花。
僵石欹斜卧藓苔,春光无主野花开。
园中惨绿高丽菜,时有穿城屐齿来。
四面烟山四面风,半池亭榭尚玲珑。
当年城郭成芜苑,不见花开柳市东。
笋舆出东郭,青阳应初候。
融气薰林皋,灵风在襟袖。
行至野田中,角角闻雉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