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鈇钺偶随玄鸟过,老天深意殆如何。
可令绕屋喃喃日,不著当尊浩浩歌。
称惬总于重九遂,别离都忘十年多。
公来不雨破群疑,只占民间事事奇。
岩穴高人休闭户,闾阎小子罢弹棋。
兴涵东海如无水,调入南陔似有诗。
春风何处来,婉婉不暂停。
芳林二三月,赤白斗敷荣。
我念造化始,有谁主其平。
压秋香、并肩如舞。
情缘天似相许。
结根自是孤高者,何乃含娇凝伫。
出门朝夕望西岭,白云千顷仪形静。
萦空飞径愁跻攀,元猿抱子行相引。
眼空不觉梯身高,羲和回车近人顶。
长向春山数别期,春花次第报君知。
舟回剡曲缘何事,剑合延平在几时。
庭院暖风花气入,池塘微雨鸟声低。
老怀久欲谢青春,春到惟添白发新。
对酒不辞今日醉,看花却忆去年人。
自知降汉终归蜀,谁激连衡远入秦。
羞涩空囊结客难,何人双璧立谈间。
每瞻云鹤知君到,却羡沙鸥似我闲。
携酒溪山思共往,卷帘风雨又空还。
楼外青山势折盘,春愁正在最高阑。
落梅门巷行人少,细雨山城薄暮寒。
醉里闻歌偏易感,老来抚节强为欢。
香篆萦帘九曲盘,清尊对客语更阑。
不妨小雨留人住,未觉东风到酒寒。
绛烛烧廊春意闹,玉笙连巷市声欢。
淑节韶光媚,皇明宠锡崇。
具寮颁玉尺,成器幸良工。
岂止寻常用,将传度量同。
东风变梅柳,万汇生春光。
中和纪月令,方与天地长。
耽乐岂予尚,懿兹时景良。
韶年启仲序,初吉谐良辰。
肇兹中和节,式庆天地春。
欢酣朝野同,生德区宇均。
至化恒在宥,保和兹息人。
推诚抚诸夏,与物长为春。
仲月风景暖,禁城花柳新。
画得青溪样,宜于紫府观。
日明烟霭薄,风落水容宽。
画野高低接,商工井邑攒。
泛泛江都棹,河平水不流。
闲情添客路,春色忆皇州。
未访琼花胜,聊携宝剑游。
玑衡昨夜纪星回,椒颂今朝掌上杯。
立马江峰无雁过,寄梅山驿有人来。
谩占蜡炬闻佳语,欲倩春风拂素埃。
江空滩急榜歌声,西上奚囊一叶轻。
云影自从秋里薄,山姿岂必雨前更。
愁心附雁知何去,逸迹凭诗记所经。
风前箫鼓落滩声,云际孤帆逐鸟轻。
秋满残林初送雨,夜严荒徼渐传更。
无心更着江湖记,庞俗曾闻山海经。
日晏东邻无饭蒸,西家绮席候云仍。
山杯自爱当花举,江槛那堪趁雨凭。
秋兴定知衰易减,世情争与懒相能。
南山欲雨渐云蒸,斋阁清愁病与仍。
独鹤背人行且啄,两凫骄我睡相凭。
风炉煮蟹聊供具,寒水罾蛟敢赞能。
盘空还壮楚关赊,罗立诸峰似建牙。
元气荡浮神却寂,悬流奔注势容遮。
望迷去马厓根转,寒薄行幨雨脚斜。
尹躬乐不在耕莘,乐在明明以及民。
贪看回头多应错,偶闻变色始知真。
圣贤气象心为大,天地根萌人是仁。
春明回首,剩白云、一角前尘休记。
穆父风流今又见,电扫讼庭能几。
瘦马装驮,飞鸿印在,知下铜人泪。
茏葱峭茜朝日微,时出奇诡解我颐。
已听胡笳有韵曲,更行摩诘无声诗。
春欲归时岂得留,杜鹃声里翠阴稠。
柳桥总是千丝恨,花径真成万点愁。
东土云山供我老,西湖风月称公游。
天惜花时雨易晴,鸟知人意唤春醒。
归舟兀兀新安路,溪北溪南水正生。
喜陪盛集桂丛间,拟赋新诗未敢先。
忽拜清篇真寡和,难将拙语更争妍。
枝头烂漫黄金粟,席上风流紫府仙。
载阳临仲序,初吉协嘉名。
国授民时正,天资植物荣。
草薰翔泽雉,风暖度林莺。
廉纤花雨送残春,不出书楼动数旬。
闲梦有鱼占乐岁,瘦形如鹤耐清贫。
漏欺白屋添苔晕,泽浊青林长树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