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袅袅秋风动,凄凄烟雨繁。

声连鳷鹊观,色暗凤凰原。

细柳疏高阁,轻槐落洞门。

当年万里客西南,药市题诗倚半酣。

偶为三游群玉府,遂妨重到百花潭。

剡溪谩说思安道,函谷谁能识老聃。

病境虽犹在,秋天已自清。


闲思寻酒伴,懒畏主诗盟。


烟艇桐江去,篮舆剡县行。

衰发不胜簪,驰驱岂复堪。


客魂迷剑外,归思满天南。


江路滩声壮,云停雪意酣。

新桂如蛾眉,秋风吹小绿。


行轮出门去,玉銮声断续。


月轩下风露,晓庭自幽涩。

雪飞灯背雁声低。
寒生红被池。
小屏风畔立多时。

家在日出处,朝来起东风。


风从帝乡来,不异家信通。


绝域地欲尽,孤城天遂穷。

泸水南州远,巴山北客稀。


岭云撩乱起,溪鹭等闲飞。


镜里愁衰鬓,舟中换旅衣。

不利不名空去国,雁飞叶落未归来。


秋风肯待主人至,篱下黄花随意开。

暮江散微雨,风定波自碧。


一鹭立不飞,双鸿递相直。


余烟菱女唱,新月渔郎笛。

三峰居接近,数里蹑云行。


深去通仙境,思归厌宦名。


月从高掌出,泉向乱松鸣。

十载功名翰墨林,平时何敢叹英沉。


愁云遮断望乡处,愁绝天涯寸草心。

南望千山无尽期,几回吟断四愁诗。


游丝不系春晖住,欲语潸然便泪垂。

空斋长掩白云深,探尽囊中换赋金。


莫道官忙身老大,八千里外望云心。

三十年前此布衣,十年甘旨误庭闱。


家山至日将何日,老柏苍苍已合围。

山上有山归未得,白云归处寄乡心。


三年一别不相见,先垄应添碧满林。

世上功名好是闲,百年人子痛如山。


初过寒食一百六,故国烟花想已残。

一生三万六千日,一日思亲十二时。


清秩偶叨非养望,一杯成喜亦成悲。

一见清明一改容,悔将名利役疏慵。


一身千里家何在,持酒无因洒墓松。

孤灯寒照影,清夜自沉吟。


砧杵他乡泪,松楸故国心。


路长归梦短,酒浅客愁深。

乐土思南海,归休道未穷。


木绵衣亦暖,延寿酒偏浓。


细雨扶留绿,熏风荔子红。

不识栽花地,花时解恼人。


空留看花眼,闲却故园春。


坡老门冬酒,林宗折角巾。

萧然茅屋下,云水自因依。


短履穿松去,前村摘豆归。


竹风恬隐几,山月静披衣。

冬卧愁襟薄,跏趺付一卢。


难将衰病骨,更听夜啼乌。


地暖思南海,情真有旧徒。

青铜闲拂试,照见白须髭。


浮世催人老,空山灭迹迟。


云林归倦翮,霜雪悴寒枝。

掩卷千年不,沉吟不作疑。


几看空袖手,未了着残棋。


始复存消息,乾坤有合离。

庐山三百里,巨浸压宫亭。


势接九江汇,峰连万古青。


渊源开道术,哤幻杂仙灵。

野趣池头莲正香,潩泉亭上水生凉。


有时并舍闲题句,尽日荒园浪举觞。


隘巷泥涂谁下榻,一楼风雨自移床。

窗外湘山雪正奇,不知曾费几篇诗。


我穷正堕京城日,公达宜居台省时。


春近定须归柳叶,腊残应弗问梅枝。

新政勤劳俭素中,建溪千焙一毫供。


人知廉耻苞苴减,运属危原丘壑空。


惯以枪旗论胜负,果劳甲胄历危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