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译
袅袅秋风轻轻吹动,凄凄烟雨密密飘洒。
雨声连绵响彻鳷鹊观,雨色昏暝笼罩凤凰原。
细柳摇曳映衬着高高楼阁,轻槐落叶飘落在洞门之前。
纵横大道行人渐稀,万千街巷寂静无声。
忽闻友人吟唱愁雨诗章,更陈述《行露》般畏湿之言。
平原内史陆机思念贤弟,康乐公谢灵运酬谢族兄。
雅兴方浓却连遭三度贬谪,衰朽容颜强效七奔之劳。
我今如同病老相如,唯应归守茂陵田园。
以上为【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】的翻译。
注释
1. 陈监四郎:姓陈的秘书监官员,唐人习称行第
2. 鳷鹊观:汉代宫观,《三辅黄图》"鳷鹊观在甘泉苑内"
3. 凤凰原:长安胜地,《太平寰宇记》"凤凰原在长安县西"
4. 多露言:《诗经·召南·行露》"厌浥行露,岂不夙夜"
5. 平原:陆机曾任平原内史,《晋书》载其与弟陆云并称"二陆"
6. 康乐:谢灵运袭封康乐公,《宋书》"灵运与从弟惠连相见辄赏"
7. 七奔:《左传》"一岁七奔命",指频繁奔波
8. 茂陵园:司马相如病免后居茂陵,《史记》"相如既病免,家居茂陵"
以上为【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】的注释。
评析
此诗为王维酬和陈监四郎秋日怀弟之作,在凄清雨景中寄寓深沉的身世之感。前八句以"秋风烟雨"起兴,通过"鳷鹊观""凤凰原"的宫苑意象与"九衢""万井"的市井图景对照,构建出笼罩天地的愁网;后八句转入人事,"愁霖唱"应和原唱,"多露言"化用《诗经》,继而借陆机、谢灵运典故抒写兄弟情谊,终以司马相如病老自况,在宦海倦怠与归田渴望间达成诗意平衡,展现盛唐文人"仕隐两难"的典型心境。
以上为【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】的评析。
赏析
这首五言排律在艺术上呈现"景-情-理"的螺旋深化。前四联以工笔铺陈秋雨全景:从触觉的"秋风动"到视觉的"烟雨繁",从听觉的"声连观"到色彩的"色暗原",再至"细柳轻槐"的细部特写与"九衢万井"的宏观扫描,形成多维度雨境。后四联用典精当:"愁霖唱"接续谢朓《愁霖赋》传统,"平原思弟"暗合陆机《叹逝赋》悲情,"相如茂陵"更将个人遭遇与历史记忆叠印。王维巧妙化用《诗经》"畏行多露"的意象,将自然雨露转化为仕途险恶的隐喻,其"衰颜强七奔"的沉痛与"归守茂陵园"的超然,在律诗严整对仗中暗涌着情感张力,标志其诗风由清逸向沉郁的转变。
以上为【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】的赏析。
辑评
1. 明·顾可久《唐王右丞诗集注》:
"摩诘此篇,前摹秋雨凄其之状,后抒兄弟契阔之情,'逸兴方三接,衰颜强七奔',真见宦途况味。"
2. 清·赵殿成《王右丞集笺注》:
"'声连鳷鹊观'四句,写景如画,而悲慨自在言外,结用长卿事,尤觉黯然。"
3. 清·沈德潜《唐诗别裁集》:
"右丞排律,庄重之中复饶流丽,'细柳疏高阁,轻槐落洞门',是何等风调。"
4. 清·黄生《唐诗评》:
"前后俱用双起双收,'忽有愁霖唱'以下,层层脱换,如神龙掉尾,此排律正法眼藏。"
以上为【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】的辑评。
拼音版
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,欢迎提交修改建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