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澄天如水,皓魄东升,看罗云全卷。
冰壸皎洁,琼树秋、万里清光难掩。
姮娥依旧,倚玉殿、新妆初展。
高人相并玉壶清,造物无端妒月明。
藜杖有神吹夜火,霓裳何处度新声。
萧森雨气凌窗入,缭绕云烟掠树行。
田翁恰恰罢农忙,冷宦同游带水庄。
万里西风吹落木,一行归雁带斜阳。
泊舟乘兴依烟柳,驱马辞秋入帝乡。
每从风雨祝新晴,兀坐城隅江水青。
半壁篝镫方黯黯,平台皎月自明明。
菰菱乍白蝉无语,橙橘才黄雁有声。
年年载酒滕王阁,今夕登临迹乍停。
吴楚千里共明月,江山四面此孤亭。
云开绝徼通蛮郡,波拥秋声下洞庭。
昨宵对月今宵雨,两日阴晴不可凭。
客里招邀常赖友,山中栖止但依僧。
才高何必愁贫贱,时至无烦感废兴。
赋归来、犹存松菊,一幅渊明别墅。
儿时况味堪同领,指点夜灯红处。
朝复暮。
怅客中、行囊羞涩,无钱空对寒菊。
风流两个神仙侣,扑却缁尘万斛。
花满屋。
算悠悠、离家岁月,转眴蟾圆五度。
良辰又屈中秋节,喜见冰轮缟素。
愁欲诉。
雨余天,悄晚霞净卷,高涌素轮圆。
殿宇森寒,蓬瀛清澈,此意待证群仙。
猛回首、关河历历,试默省、归思在秋先。
故乡何日到,今夕是中秋。
落落空庭月,高高客夜楼。
野烟当树暝,旅雁入云愁。
南昌仙人楼何高,上凌月窟宵察毫。
三年两次失佳会,不随众上看银涛。
尔来散尽便娟子,十丈飞甍杳如水。
果然今夜月,不与别宵同。
环岛风光净,随潮水气通。
欢凭人共赏,兴属我何穷。
闲庭月朗正当头,对景徘徊忆旧游。
菡萏也愁蟾独照,稻粱犹羡雁双谋。
冰轮有耀临疏牖,银汉无声转画楼。
慈颜暌隔几经秋,秋月重圆万象幽。
银汉冲霄横玉宇,金波炫彩射琼楼。
迟来雁信频遥盼,怕对蟾光照别愁。
小楼东角。
这团圞认是,前朝明月。
玉宇高寒望不极,偏有微云点缀。
宿雨全收,晚凉乍爽,喜微云点缀长天。
广寒宫敞,素面露婵娟。
影浸闲庭如水,看浮动、竹雾梧烟。
肝胆向谁说,须眉比众殊。
还乡翻似客,经世愧为儒。
东去涛声壮,南来雁影孤。
无端作客此淹留,触绪能消万斛愁。
乡思望圆三度月,砧声凉送一城秋。
粮空宜学餐霞去,书富犹堪负笈游。
每逢佳节倍多亲,况乃潇潇风雨时。
山顶欲携弦管去,乱云高处不胜吹。
风尖云嫩山容瘦。
数飞鸟、鸦前鹊后。
夜阑带醉听箫声,恍瞥见、谁家红袖。
暮云收尽净无尘,竹外蟾光分外新。
千古中秋楼上月,不知老却几诗人。
噫余瘦削不成影,见汝盈盈在上头。
一世闺人齐下拜,八方园实竞前投。
移镫读曲行行怨,倚杖看云片片愁。
秋月仍如此,荒村倍可怜。
百年新白发,万事老青毡。
蟋蟀吟何苦,蟾蜍影自圆。
人间天上分盈缺,每负冰轮着意明。
此夕团圆人共月,只愁云影掩三更。
露湿空阶翠袖寒,醉馀慵倚玉阑干。
迟眠为惜清光好,此景人生几度看。
流落荆南郡,飘零庾子山。
英雄髀肉感,风月鬓毛斑。
时令秋分过,天涯客未还。
秋风送爽,看团圞冰镜,遥空驾起。
收拾绣床瓜果设,拜月桂花影里。
小院香烧,高堂酒酌,笑语生欢喜。
流光荏苒去,既去还复来。
但愿人长久,坡老时低徊。
婵娟千里共,穷愁安论哉。
中秋与上元,晴雨无二天。
此说太拘泥,印板胡云然。
譬如人堕地,通塞难强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