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水栅孤灯照客舟,江南谁解唱《甘州》。


寻常醉赏尊前曲,何似今朝听得愁。

漫郎移舟入小回,醉著幅巾歌落梅。


老夫但倚紫藤杖,袖手耻看黄金罍。


忽漫相逢遽如许,醉后高谈俱楚楚。

老去飘零日,春愁烂漫中。


诗窗窥窈窕,睡枕听朦胧。


弱柳妨晴态,小桃吹落红。

日华风蕙正交光,羯末相携籍草塘。


佳酒旋倾醽醁嫩,短船闲弄木兰香。


烟丝鸟拂来萦带,蕊榼人收去约簧。

无事今朝来下狱,谁期十月是横河。


君看鹰隼俱堪击,为报蜘蛛收网罗。

传闻圣旨向秦京,谁念羁囚滞洛城。


扈从由来是方朔,为申冤气在长平。

征鞍南去天涯路。
青山无数。
更堪月下子规啼,向深山深处。

独园森古木,其下客幽栖。


尽日绿阴合,有时黄鸟啼。


一声添昼寂,百啭使人迷。

竹枝本是三巴曲,流入湖湘调更悲。


风俗变来从屈宋,千秋哀怨一相思。

杏花开了燕飞忙,正是好春光。
偏是好春光,者几日、风凄雨凉。


杨枝飘泊,桃根娇小,独自个思量。

何处清歌短更长,渚风沙雨共凄凉。


不须直向天涯听,一日辞家已断肠。

轻帆短楫溯烟波,叠渚回舟奈远何。


一路诗从愁里得,二分春向客中过。


江通汉水晴偏绿,山入湘云晚更多。

山中无音乐,丝竹在禽鸟。


嘤嘤呼春晴,呖呖报春晓。


娇吟与柔哢,圆滑斗新巧。

促织来何处,哀吟近短篷。


不堪为客里,况复是舟中。


残梦寒衾月,孤灯夜枕风。

一雨四十日,羲和安在哉。


路忧石头滑,云怕天心开。


隔水唤舟渡,逢人骑马来。

夹巷重门似海深,楚猿争得此中吟。


一声紫陌才回首,万里青山已到心。


惯倚客船和雨听,可堪侯第见尘侵。

何处笛声三四弄,坐听疑隔楚江濆。


落梅折柳怨清夜,激羽流商哀白云。


月上山楼人独倚,风高秋院客先闻。

年年不见帝乡春,白日寻思夜梦频。


上酒忽闻吹此曲,坐中惆怅更何人。

关路草凄凄,枫林杜宇啼。


思深湘岸曲,声断郢云西。


故国春归尽,他乡客去迷。

忆在劳劳亭上别,吴江三落丹枫。
洞庭西望水连空。
共谁过赤壁,高唱大江东。

四海困横绝,经年长往来。


雪霜空尽力,道路有馀哀。


水宿稻梁薄,云深罗网猜。

仙乐悲凉,善才零落,旧日钧天何处。
绣幕黄花,夜灯红月,愁心一片箫鼓。
忍擪笛,宫墙外,霓裳羽衣谱。

万树青青带雨寒,离亭相别泪阑干。


莫将便作无情物,亦待抽身入建安。

疏钟不隔雨,迢递入重城。


倦客未能寐,归禽初不惊。


霏微通暮色,飒沓隐秋声。

遥遥行李心,苍野入寒深。


吟待黄河雪,眠听绛郡砧。


差期逢缺月,访信出空林。

移民终小惠,罪岁始多侵。


当道矜豺虎,驱人忍兽禽。


何官思野色,惟帝达天心。

臧圭行急病,汲节矫便宜。


自古贤臣事,于今圣主思。


收人宁问乏,遣使尚忧迟。

兽食人犹恶,民饥兽所怜。


官言终坐毙,帝念久颠连。


昃日分宫膳,飞云入灶烟。

易子春秋讳,分翁楚汉欺。


犹言家不计,或在势难支。


今日虽荒馑,皇恩积岁时。

蝉噪景如夏,鸟鸣山似春。


数声云外过,却是雁来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