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佩玉珊珊谒众真,竟烦一雪慰疲民。


未看舞鹤随飞盖,先喜飘花集拜茵。


耕垄土膏千耦出,市楼酒贱万家春。

巴楚夷陵酒最醇,使君风味更清真。


少年恨不从豪饮,薄宦那知托近邻。


本拟笙歌娱病客,却催雨雪恼行人。

霜风吹船著淮阴,淮山高高淮水深。


津亭饮散浪如屋,篷窗晓起雪满林。


两袖拂空捎舞片,数点落几撩孤吟。

晨起开门雪满山,雪晴云淡日光寒。


檐流未滴梅花冻,一种清孤不等闲。

瘦马支离缘绝壁,连峰窅窕入层云。


山村树暝惊鸦阵,涧道雪深逢鹿群。


冻合衡茅炊火断,望迷孤戍暮笳闻。

君王元尚俭,台殿忽琼瑶。


环素凝宫沼,飞花缀苑条。


坊鸡惊曙早,仗马喜寒骄。

惨绝人间世,衰馀药裹身。


不妨秋气冽,犹及晚芳新。


病叶邀寒雨,幽花属恨人。

楼角聚寒鸦,江氛掩夕霞。


乱云方似叶,冻雨未成花。


天意怜贫士,人情向酒家。

岁晚归来风雪里,有怀端复为谁开。


江清沙白湘阴路,却似当年访戴回。

霭霭同云覆帝畿,银宫玉宇特相宜。


飞花遍入披香苑,积絮微消太液池。


三署晓光凝剑佩,九门寒色映旌旗。

建章今旦满清辉,朔雪缤纷应候飞。


忽飘九陌从风散,渐积千门待日晞。


素影偏摇宫女扇,轻花欲上侍中衣。

升平见一斑,未腊得三雪。


天开银色界,人立水晶阙。


小团醉后煮,清梦梅边说。

急傍栏干唤酒杯,却嫌红烛炫高台。


新图水墨兼凝粉,展向冰溪镜面开。

箫鼓喧阗乐夜堂,宝灯初试杂花光。


欲知富贵天然处,尽把园林脑子装。

出门飞雪大如拳,客子山行兴可怜。


谩道珠光生合浦,真成玉气满蓝田。


惟惊十里无人迹,曾见孤村有灶烟。

同云幂幂,狂风浩浩,激就六花飞下。
山川满目白模糊,更茅舍、溪桥潇洒。


玉田银界,瑶林琼树,光映乾坤不夜。

南雪常传到地消,湘东今见踏琼瑶。


水铺练带平争白,树簇银花静不摇。


野色倍添梅萼宠,土膏先动草心骄。

潇湘之景清且妍,雪中行吟更可怜。


乱峰插地万圭出,高鸟背云孤鹤鶱。


连林古木各生意,一望江天弥素烟。

井陉天下险,何况雪中过。


绝壁看云嶂,危桥下玉坡。


奔腾千驷马,森矗万人戈。

竹炉火冷砚生冰,童子贪眠唤不应。


夜静空山人语寂,一窗风雪打吟灯。

造化工夫正不难,幻成梅柳已班班。


清吟且可对冰柱,烂醉未应颓玉山。


鹤冷风亭来砌下,雁迷烟渚驻云间。

不作当年行路难,平明下马趋朝班。


欢声渐入玉连锁,瑞气先凝金博山。


曾说岁穰占腊里,更传天喜见颜间。

风急何辞上阁难,且来共住玉京班。


一蓑已得诗中画,万叠休传海外山。


未放微阳穿日脚,少留清影在窗间。

六月炎州火作山,冬来河朔雪盈鞍。


冰天热海闲经过,未觉人间万事难。

山明雪犹积,林白梅已绽。
冻泉时断续,晴云既流烂。
山空樵者归,树响游蜂散。
朔风卷寒云,空山雪深尺。
日莫启柴荆,独见寻梅迹。
别都观阁玉栏干,尤称褰帘把酒看。
唯有三冬多病客,拥衾时听夜声乾。
玉色乾坤无一痕,暮寒惨惨入千门。
自怜司马方消渴,不得摛词醉兔园。
瑶林纷有蕊,玉海浩无津。
盖地都藏险,漫天不露垠。
片轻消凿落,光冷夺纯钧。
环台雪后从公登,四顾乾坤表里明。
粉水半消池日薄,玉枝相戛竹风清。
园林洒落人间世,樽酒逍遥物外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