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亦岂真辞禄,谁令自不才。


更须三釜恋,未放两眉开。


道我今贫却,何朝不饭来。

阿兄昔作临漳宰,飞盖西园继昔贤。


铜爵砚傍春判牍,鸬鹚坡上夜回船。


五湖归隐头今白,昨夜思君月正圆。

垂头再哭哭声哑,长夜幽幽悲逝者。
破玉锤珠可惜人,天何言哉无知也。


三哭眼酸泪枯欲流不得流,焚香告天愿天为我开咽喉。

小麦芽青大麦黄,郊无荒草带秋霜。


此地桑麻能此日,此日桑麻见此方。


他方糗备从军旅,此方积敛向仓箱。

承恩出尚方,跃马向临漳。


身是王乔族,官邻子晋乡。


芙蓉周阙紫,松柏魏台苍。

清时朝迹后,休道不知津。


城市谁多客,山林自少人。


尽常开老眼,应甚惜闲身。

瓯闽何处是,绝岭更危溪。


乘障消蛮虺,望洋蒐水犀。


庾公情不浅,朱老世思齐。

濡须谁筑坞,玉兔王迷离。


两岁能为守,五言应报诗。


息峰延月夜,稔稻得秋时。

长哦招隐句,待月坐黄曛。


望望前村雨,行行别渚云。


敢期千里共,常恨一桥分。

月到章泉白,冥蒙入杳茫。


四边山影乱,一路水声长。


促织吟方动,流萤起复藏。

忧民登危亭,注视万里外。
溟蒙云气浮,势与江海汇。
苍山恐低沉,况复问畎浍。
长风吹海作寒雾,往往六月披重袍。
仙鱼通印胜鸮炙,荔子丹艳疑蟠桃。
有伟今丞相,犹亏□令君。
全材拔半刺,白发拥红裙。
何处分风月,无时上水云。
清切分天派,馨香出月宫。
羊城初白发,莲幕两春风。
外计方将上,南图又欲东。
晚来细雨送轻愁,小院梅黄恰似秋。
忽得满盘堆鹤顶,更惊触眼出猫头。
只知渴吻三危饮,却愧枯肠万卷搜。
抚民无术知何补,空负家山几度秋。
岂有甘凉来可口,但知朱墨苦埋头。
近城好景频须到,适意新诗底用搜。
荔圃班班熟,蚝房个个肥。
我虽缘此误,公亦为何归。
吏事生衣垢,家山减带围。
终藏怀未已,欲去事多违。
士友方推毂,乡邻但挽衣。
冥鸿寒汲汲,霜菊晚晖晖。
谁说乡先进,能无沈隐侯。
青衫今适越,白发竟依刘。
道固为名累,人当与命谋。
画栋岧峣倚翠微,玉箫声断紫烟飞。
凭阑万里秋光老,谁会长吟久未归。
银河一派接天来,碧玉千峰照眼开。
我欲乘槎访仙去,却疑身巳在蓬莱。
壁间得微词,语尽意有馀。
摸传岂真知,无乃势所驱。
从来碧纱笼,不护寒士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