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醉揖梅花坞,意行来佛庐。


相看如夜梦,一别又年馀。


话到供无粥,笑言园有蔬。

衰老受晴光,相携到上方。


意浓忘酒薄,话美夺尘忙。


天竹静逾媚,溪梅初有香。

作室悬知要肯堂,而翁家学颇增光。


一朝衿佩儒簪合,千古诗书屋壁香。


鉴曲烟霞归羽馆,钟山风月落僧房。

文江佳处似吾家,碧水丹山映白沙。


误喜霞洲归路近,不知南去尚天涯。

昭代优勋旧,平章谢斗班。


堂开新绿野,玉隐小丹山。


曣皖文璀错,孚尹气往还。

林樾失洗沐,丛灌老偃蹇。


坐令轩豁地,雍穆成奥阃。


千年李峨眉,孤调绝攀挽。

丹翁敦信义,恤孤矢不负。
三品归来日,弗忍私其有。
历扬二十年,共道畜丰厚。
上品花应着意栽,野亭相召敢迟来。
秋光亦是难抛掷,怀抱从前又放开。
插帽漫随金宝胜,延年再泛紫霞杯。
未举花前酒一卮,对公还是独醒时。
流观节物无嘉菊,历尽风霜有茂枝。
瘦影当窗催晚酌,冷香随笔上新诗。
踏上圭峰日正中,小蹊黄叶叠重重。
花前未酌重阳酒,松下先吹落帽风。
望望庐山须此老,琅琅郢曲有诸公。
西篱晚菊正繁枝,野老东斋病起时。
强去一尊供潦倒,比来双鬓欲参差。
磁杯绿醑浮金瓣,木碗青芽带玉丝。
盈虚不假学能明,早已为园□□□。
□□□□□□短,蓬门疏竹一床横。
羊肠不省□□□,□□□□□上名。
万里移舟向北流,平生心事付江鸥。
孟轲尚有齐梁计,康节欲为吴楚游。
义在君臣终不废,道穷师友正须求。
一冬行李为谁忙,十里移居共此乡。
乐事渐从今日盛,病怀何啻去年狂。
劝酬拟放千杯酒,风雨应知几对床。
归来相对便多情,一话绸缪话二更。
古瑟从来无别调,疏弦今日正稀声。
乾坤许我具双眼,诗酒曾谁共此盟。
爱石侵苔坐,寻源夹涧行。
水流如得意,花好不知名。
采药供晨饭,捞鱼作午羹。
江湖十载泛轻舠,正好庐山隐蒯鳌。
更信宦途连弟拙,惟应门第待渠高。
英姿渐见能涂壁,佳器悬知陋续骚。
大石谁移绝顶安,石边真可结茅庵。
江山有意同行止,天地何心管笑谈。
九月龙归云满谷,四时花发锦成岩。
正苦深山入未深,春来花鸟费招寻。
小车时复来康节,抱瓮终当老汉阴。
村酿可堪留客醉,山歌谁共赏樵音。
罗浮杳何处,沧海望无垠。
步武连兄弟,啸歌同友人。
几茎黄竹杖,十里绿莎茵。
一江纳双流,波势卷寥廓。
群峰压扁舟,颇虑篙橹弱。
稍稍滩脚回,迟迟沙尾著。
古木参差夕照斜,杞荆杂植乱如麻。
行人指点胶南路,犹是溪桥认夏家。
危崖瞰龙宫,倒射千丈碧。
青冥阶不远,飞阁跨石隙。
沧江回其波,沅水流向北。
日色背层峦,轻霜午未干。
人言抱朴子,隐此白云间。
凿石堪为鼎,烹砂便作丹。
四明光照九霄寒,阆苑神仙日往还。
瀑布远从银汉落,洞门长锁白云闲。
深崖瑞木金文润,绝顶灵槎铁色斑。
四明洞天居第九,巨灵擘石开窗牖。
扪萝陟巘不惮劳,同行况遇忘年友。
老苔护石苍虎闲,飞瀑悬岩玉龙吼。
群峰耸拔更回环,鹤驾分明缥渺间。
金鼎丹成人不见,但留名字镇空山。
神仙已往遗基在,丹井凄清绝点埃。
归去漏残初睡醒,恍疑身到洞天来。
攀沿绝壁上高峰,下瞰尘寰杳霭中。
未饮刀圭跨鸾鹤,已如身世脱樊笼。
披露已谐平日志,开云须信大贤能。
只馀天道终堪倚,不问人间爱与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