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休弹别鹤。
泪与弦俱落。
欢事中年如水薄。

小槛俯澄鲜,龙宫浸浩然。


孤光悬夜月,一片割秋天。


浅派胤沙草,馀波漂岸船。

江城柳色海门烟,欲到茅山始下船。


知道君家当瀑布,菖蒲潭在草堂前。

古郡登临足胜游,使君才调更风流。


过云送雨海山暗,斜日催蝉江树秋。


屡辱嘉招嗟放弃,又传新咏慰淹留。

马氏谭君达圣朝,疑情万古一时超。


云中采药烹金鼎,火后收丹贮玉瓢。


手握灵珠常奋笔,心开天籁不吹箫。

沽酒来寻水驿门,邻船灯火语黄昏。

今朝始觉离乡远,身在丹阳郭外村。

云阳别夜忆春耕,花发菱湖问去程。


积水悠扬何处梦,乱山稠叠此时情。


将离有月教弦断,赠远无兰觉意轻。

远客殊未归,我来几惆怅。
叩关一日不见人,绕屋寒花笑相向。


寒花寂寂遍荒阡,柳色萧萧愁暮蝉。

吾兄骢马后昆贤,今佐鸣琴倍洒然。


双杪长松厅事后,三吴流水大江边。


应怜道路疲迎送,莫买鲟鳇糜俸钱。

抖擞山边水际身,廿年重踏旧京尘。


依依残梦丹阳月,兀兀轻车白发人。


谅自去来无个事,趁他花柳未分春。

长干道上落花朝,羡尔当年赏事饶。


下箸已怜鹅炙美,开笼不奈鸭媒娇。


春衣晚入青杨巷,细马初过皂荚桥。

胜华通子共悲辛,荒径今为旧宅邻。


一代交游非不贵,五湖风月合教贫。


魂应绝地为才鬼,名与遗编在史臣。

烟树绿微微,春流浸竹扉。


短蓑携稚去,孤艇载鱼归。


海俗芦编室,村娃练束衣。

轧轧箯舆猎晓霜,孤征无复共椒觞。


浮生物物身为累,垂老年年节是常。


稍听村田喧鼓笛,遥怜儿女欠衣裳。

自从书云入嘉平,一月间无三日晴。


大雪二十五六日,漫天塞地冰峥嵘。


吴江渡桥意颇快,吕城争堰心还惊。

冻雪犹凝滞,阴风欲怒号。


树梢栖鸟堕,船底积冰胶。


孰匪焦先室,谁能范叔袍。

雪没无行路,风吹欲倒人。


岂堪犹作客,忍负不赀身。


似水惊衣被,如金议炭薪。

夜卧田家牯犊傍,晨兴籼饭煮葱汤。


阨穷未觉英豪耻,清苦应容寿命长。


客路天晴聊可喜,家园春动自难忘。

轻船摇兀涕垂颐,我见人船更谓奇。


琐细穿篷仍急舞,迷漫渡水故斜吹。


孤村茅屋炊烟绝,匹马毡衫冻仆随。

我行符水。
公修药饵。
一居山,一居廛市。

气财酒色相调引。
迷惑人争忍。
因斯染患请郎中,思使言,你且尽。

坐卧住行有别。
自是逍遥做彻。
大道本来真,蓦地哂中欢悦。

子孙入道,七祖出离地狱。
子孙得道,九祖生天。
如退道,累祖先。

东海汪洋,西山详审。
金钩钓得欢无恁。
一头活乐大鲸鱼,万鳞灿烂铺白锦。

栗子味堪收。
更出馨香是芋头。
今后吃时思想定,追求。

栗与芋,芋与栗。
两般滋味休教失。
性与命,命与性。

红白桃花开满枝,满城微雨牡丹时。


因过古寺逢僧话,莫遣扁舟解缆迟。


客里逢春多病酒,江南到处半题诗。

灯火僧房伴寂寥,小凉天气入青袍。


夜深为倚西廊柱,药杵一声秋月高。

闭门三月听秋雨,酒醒丹阳客未归。


明日新晴练湖去,藕花无数落红衣。

杏花一夜雨声寒,酒醒丹阳几日还。


却遇茅君三白鹤,借骑一只到三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