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茂勋成亮采,胜赏寄风流。


闲引翘林客,同为独乐游。


厌居华宇盛,翻爱弊庐幽。

菊栽许送定如何,庭下不堪秋草多。


九日无花更无酒,便携藜杖直相过。

石棱如刀不容步,上挽垂藤下无路。


风寒雨滑徒旅愁,舍马杖藜泥没屦。


跻攀颠坠不容发,目眩心寒惊反顾。

冥冥烟外鸟飞归,野老得鱼收网回。


隔浦断霞沉欲尽,半弯新月出云来。

系马操舟问楫师,却疑淮口挂帆时。


人间迁改何须问,便作江湖未可知。

十八年前玷玉堂,当时绿发此苍苍。


伤禽纵奋愁疮重,厩马虽还笑齿长。


薰罢山炉飘暗烬,漱馀铜碗冰寒浆。

兹图稍似少陵诗,微风吹雨出鱼儿。


尺梢讵许牛涔活,远水何劳象队移。


是处有鱼争聚网,画心无獭稳摇鬐。

十脐縳芦大如箕。
送与酒人可百卮。
答一墨脐苦无诗。

白昼钩帘望处长,初于眼界了无妨。


坐看云岭埋烟雨,聊借西轩作晚凉。


卷水翔龙方矫矫,转山飞瀑更浪浪。

雨声更霰雪,昏听达清晨。


自笑能吟客,常为不寐人。


絮寒勤拭涕,箦响惧翻身。

圣明天子南巡日,尚想溪桥洗马时。


雷电神光犹警跸,草茅贱士敢言诗。


山河夜黑鬼神护,雨露春深草木知。

候吏江头黯尽还,依然真气向函关。


自来河内无如寇,又道征西只一班。


露冕再行三辅雨,除书虚摄九华山。

陆郎妒我游泖塔,孤棹立作襄城辙。


虽然暝色欲尼人,犹可穿波觅初月。


亭亭乍耸青莲花,黯黯如探黑龙穴。

苞蕊色正碧,碧如碧瑶冠。


舒英渐纯白,白胜白玉盘。


双成妆甫毕,西母宴将阑。

白日丽中天,群星环北极。


麟凤既郊游,猿鹤不遑息。


策杖辞永嘉,呼舠凌震泽。

尊酒相逢禊饮初,花飞柳暗忽春馀。


不嗔太史牛马走,许醉郎官樱笋厨。


幸有雪儿歌妙句,何妨云液载行车。

缓缓游春且莫催,而今挥麈短辕回。


一百五日天气近,二十四番花信来。


赌墅未容窥谢傅,即心聊复探黄梅。

下马步深径,洗盏酌寒泉。


念不践此境,于今复三年。


人事苦多变,泉色故依然。

不堪重对旧诗篇,潦倒欢场二十年。


多为微辞猜宋玉,敢持才语傲非烟。


春风鬓影弹琴看,夜月歌声隔巷怜。

罗浮岂云远,飞盖忽神游。


此神岂在远,只在我念头。


天字晴光散,天尽云阴浮。

泪尽庐冈失母家,冢傍枯树也无花。


平安莫遣无书信,一度春归一度嗟。

茅檐家具尽随身,老妇娇儿日可亲。


有梦只寻丘陇去,不须回首问耕人。

夜宿华严堂,晨探吕公洞。


悬梯喷飞雪,流泉伏螮蝀。


星流坠幽壑,俯视势若动。

淅沥寒声绕画墙,高梧飞叶半银床。


珠帘乍卷三秋色,玉局徐生五夜凉。


南国蕙兰应被野,西郊禾黍渐登场。

城畔芙蓉,爱吹晴映水,光照园庐。
清霜乍凋岸柳,风景偏殊。
登楼念远,望越山、青补林疏。

阑干拍遍伤春曲。
袜罗浅印苔痕绿。
香冢替花埋。

杏梁燕子春愁重。
喃喃絮破红窗梦。
唤起惜花心。

彩幡摇曳铃声碎。
秋千墙外馀香坠。
不敢怨东风。

东风吹醒韶华梦。
脂痕补却苍苔空。
帘外即长亭。

洗砚池荒,写经窗暗,奚僮不扫闲阶。
一树红棠,含苞犹映书帷。
雕栏曲榭无人到,睇春风、旧燕还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