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秦出天下兵,蹴踏燕赵倾。


黄河饮马竭,赤羽连天明。


太尉杖旄钺,云旗绕彭城。

相贻片石自羚羊,四尺裁同凤嗉长。


作案真宜青玉好,为屏不用锦云张。


清音易取空如水,素手难留冻似霜。

清清塘中莲,亭亭思公贤。
思公爱公莲,欲往隔湖天。
通直得自性,芳意谁与传。
刘郎何事久无书,梦里频频却见渠。
往事真同塞翁马,此身何异蠹书鱼。
严亲白发皆如许,吾辈青春度莫虚。
夜静微闻折竹音,惊禽何处更投林。
寒生习气无繇扫,遥对湖山忍冻吟。
煮海神功不计场,逼真冷焰夺春芳。
东君深恐成堆积,急遣雷公唤阿香。
谷精蜚处人为日,冰鉴颁时律应蕤。
照耀元宵更盈尺,不容灯火占新诗。
寒侵睡思那成梦,酒著衰颜误抹朱。
待诏先生应怯冷,餐毡使者可称肤。
君诗雅胜五言城,白雪篇章分外清。
不许同僚持寸铁,笔尖战退老书生。
近家添得园亭,晓山时看飞云过。
拥石栽梅,疏池傍竹,剪除芜污。
更喜南墙,杏腮桃脸,含羞微露。
寄语山中好看客,待与诸郎醉秋色。
诸郎作诗学东坡,笔力骎骎清到骨。
由来习气相薰蒸,千古勾吴张季鹰。
桃歇冬花蕉叶乾,寒到广东真是寒。
山斋竹椅冷如水,欲以荐坐无蒲团。
邻翁未必藉华罽,顾此流落心所怜。
县官渔海鱼不登,捐以予民鱼乃复。
一物丰耗皆有道,大抵天心怜不足。
先生手持尺二槐,教养专为周王来。
渠河有水清且涟,弄丸之暇游其间。
风轻沙暖鸥忘机,天开日烜鱼逃筌。
山中不知岁月改,春洲六度听绵蛮。
三时收功还朔易,百川敛盈归海㡿。
谁将苍龙挂秋汉,宇宙中间卷无迹。
人情易感变中化,达者常观消处息。
才看一笑同林下,不奈馀年总病中。
云路脱衔容弃马,雪泥留爪忆飞鸿。
随身剑在君犹壮,击节诗成我未雄。
赐宴归来醉颊红,故人清卧晓堂空。
联珠似觉新篇少,倚玉犹怀旧席同。
春到才情翻蜀绮,病回风骨挺湘筒。
魁星秀句挟东风,便觉阳春变盛冬。
愧我供军侪绛灌,羡君汲古到羲农。
北邻再讲衣裳会,京口今为冠盖冲。
阅尽千峰不惮劳,归来文墨厌官曹。
浮槎问汉秋期近,埋剑冲星夜气高。
那复精思如吐凤,初无壮志欲乘鳌。
抱犬高眠已云足,更得牛衣有馀燠。
起来败絮拥悬鹑,谁羡龙髯织冰縠。
踏翻菜园底用羊,从他春雷吼枯肠。
悬毛两目一闲身,性癖耽佳笔研亲。
室罄卖文聊馈岁,探囊分饷苦吟人。
苍翠满石壁,闲来秋兴浓。
山居有诗料,多在夕阳东。
雾里看花老病身,年来鱼鸟转相亲。
欲蹑柴桑出门乞,授餐喜有食鱼人。
天远峰岚净,秋高树色浓。
扶藜随独鹤,散步任西东。
渊明识琴心,徽弦总不具。
兴发时抚弄,悠然得真趣。
杳然太古音,充满一切处。
微官淹岁月,幼学未能行。
健以穷愁慱,吟应太瘦生。
风霆随剑吼,山水与琴清。
荒僻阡南路,劳君几度行。
云霓因旱望,草木向春生。
宪度驰声远,诗怀到骨清。
却对真山作假山,白云来往隔松关。
屐从一径委蛇处,亭在双峰掩映间。
地僻有人能散逸,时清何物不幽闲。
春江生绿芜,所思恨远别。
美人有新篇,开缄动风日。
商谣跂吴云,转使心旌孑。
白头伊迩未跻攀,闻道奇观绝宇寰。
送尽归云残照里,兴高终日翠微间。
缑山鹤去尘缘渺,天姥魂飞月下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