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青山乌石名,偶似越王城。


岚扑单衣重,溪摇倦枕惊。


燃松添酒酌,题竹记诗成。

瓶茶远自水心寄,缄诗又谢章泉分。
拣芽为赠信灵物,回味有功非世勋。
降伏睡魔庶永日,不居酒圣须乘云。
茶经空烂读,读罢出溪头。
竹杖虽流憩,藜床复倦投。
寻思煎以吃,展转卧而游。
梅花一径万重山,冈外浮云去住间。
莫恨寻幽无侣伴,世途能有几人闲。
飞锡何年住此山,长松修竹掩禅关。
斜阳影里暮钟发,三十六峰烟霭间。
道山千尺本仙居,上有孤亭接太虚。
坐倚松篁频却盖,行过岩岫久停车。
洞疑大酉鸿蒙外,石似天丁斧凿馀。
选胜坐危岑,山高紫翠深。
受潮千涧满,翳雨半峰阴。
衣中春寒薄,钟过暮霭沈。
绝巘分青霭,高台接绛霄。
钟声多近寺,墨迹半前朝。
径小疑藏洞,山穷忽遇桥。
虽是居城市,却无城市喧。
僧归残雨寺,樵度隔云村。
花落鸟声歇,草多萤火繁。
众山环曲径,乱竹掩衡门。
塔影云中寺,人烟郭外村。
新蝉喧白昼,归鸟报黄昏。
鹫岭白云边,茅庵只数椽。
污泥皆净土,人境即诸天。
山现空中色,花明定后禅。
钟情翠巘倚崚嶒,付与芒鞋与瘦藤。
君赐一麾方作吏,天融万壑却输僧。
拟将矩矱追廉杜,未许机锋嗣秀能。
自来闽中郡,侨寓公宇偏。
身病縻服饵,单居日如年。
宪署历三试,愚庸寡所宣。
苦竹丛西石色乌,来时依旧驿亭孤。
自从历遍崖州路,不敢弯弓射鹧鸪。
不见居人只见村,离家茅屋又黄昏。
面前沧海来无际,闻说占城对县门。
灵扉瞻五覆,纡岭迈三沓。
既瞩远川绕,亦盼近山合。
泄霭尽幽泛,度鸟举清答。
老怀不知春,但爱远峰碧。
乘高恣遐观,未快双目击。
稍为松根坐,遂与参井逼。
缥缈崖悬屋,峥嵘柍亘天。
我疑家玉帝,谁道宅金仙。
钟鼓风雷上,星辰灯火前。
独抱瑶琴乌石台,傍岩青菊未全开。
重阳此去只九日,为客今登是再来。
海上楼台看蜃起,云边山树逐江回。
佳辰亦难再,欢笑岂有常。
况兹良友集,一别悲路长。
缅怀落帽翁,千古咏辉光。
为耽幽胜步徐徐,步步回头胜有馀。
剔遍悬崖摹石刻,搜残古刹下篮舆。
丹萸白菊添幽契,碧藓苍苔见断书。
他乡九日共探幽,塔影岚光一望收。
树色遥连烟市瞑,雁声高叫海门秋。
芙蓉四面摽仙掌,霹雳千年护石头。
往日江村今物华,一回登览一悲嗟。
故人殁后城头月,新鸟啼来垄上花。
卖剑钱销知绝俗,闻蝉诗苦即思家。
石门萝薜绝纤埃,幽客春逢破碧苔。
不信人间通紫府,岂知仙梦到瑶台。
疏林寂响窥饥鼠,斜照无声见落梅。
寸田尺地可长久,此诀刘郎却未传。
他日驭风蓬岛去,谩留陈迹在山巅。
今人那似古人贤,一锸随身日醉眠。
此老有灵应笑我,区区常费买山钱。
东西知隔几牛鸣,山势绵绵若引绳。
待向冈边结茅屋,幅巾遥礼夜坛灯。
每忆山中老,幽居昼不扃。
客多频饮酒,儿长解明经。
溪近鲈鱼美,林深荔子馨。
良夜孤峰顶,秋天阴复晴。
大江烟下灭,低月雨边明。
雁过声犹湿,云收意未平。
滩声欲驱山,山势欲束滩。
水石本无情,相触因成喧。
悠扬止复作,决决还潺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