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满城歇风雨,重九天犹阴。


秋阴亦复佳,胜约行相寻。


平畴极城西,凉意生秋襟。

西风容易一年秋,老抱雄心尚壮游。


休笑报书无别语,山中新种橘千头。

开书隔海话中秋,君发书时我出游。


海外阴晴同此夕,月明四百四峰头。

满城雨歇敞清秋,天末怀人赋远游。


我正登高闻雁过,一书万里海西头。

晓风猎猎笛横秋,泽国名山九日游。


万里烟云归老眼,千年形势接中州。


丘原到处堪怀古,萸菊随时岂解愁。

清晨领客上巉岩,野路衣襟湿翠岚。


九日开樽仍绝景,西风攲帽且高谈。


地形盘薄一都会,山色周遭万玉簪。

吟怀未许老重阳,霜雪无端入鬓长。


几度白衣虚令节,致疑黄菊是孤芳。


野心一片湖云外,灏气三秋海日傍。

官舍悄,坐到月西斜。
永夜角声悲自语,客心愁破正思家。
南北各天涯。

杜陵清瘦不禁寒,白发萧萧强笑欢。


阶下决明难独立,庭前甘菊好谁看。


一钱留得囊羞涩,九日沽来酒带酸。

九日凄凉戏马台,龙山高会亦尘埃。


天翻地覆英雄尽,暑往寒来岁月催。


人隔关河归未得,客逢时节转堪哀。

凤凰山上少人家,红叶漫山映落霞。


却笑陶潜归栗里,东篱寂寞对黄花。

天平山木似花开,青女裁成锦绣堆。


暂借秋光作春色,白衣解遣曲生来。

崖山禽得到燕山,此老从容就义难。


生愧夷齐尚周粟,死同巡远只唐官。


雪平绝塞魂何往,月满通衢骨未寒。

客里凄凉欲暮愁,忽逢佳节倍离忧。


西风白发惭乌帽,旅舍新寒忆敝裘。


千里故人同落叶,十年归梦隔沧洲。

落叶满秋山,亲朋杳霭间。


江村多雨外,世难几人还。


白发偏能长,黄花好是闲。

我昔大醉清晖楼,烛前醉眼如沧洲。


九华五老将心远,七泽三湘随梦流。


湘纹卧簟清如水,纨扇平头小奴子。

飙号大野萧,索如孟诸落。
日送飞鸿千,岩寒木疏置。


酒登啸台举眸极空虚酣歌醉。

昨日龙山把酒杯,今朝还上最高台。


西风不待重吹帽,黄菊何因缓缓开。

九日凤山路,登临喜盍簪。


风飘乌帽落,云度菊杯深。


树色残孤笛,鸿声带远砧。

海上登临望,荒城水乱流。


天边孤嶂雨,烟外几家秋。


近郭寒砧响,长沙落雁愁。

昔人多事,把今日、名以佳名重九。
青女连宵渲染作,浅碧深黄林薮。
杰阁千寻,长江一泻,瓜步晴如豆。

塞鸿犹未到芜城,载酒登临雨乍晴。


山色浅深随夕照,江流日夜变秋声。


上方钟磬疏林满,十里笙歌画舫明。

懒将衰病照清流,为有归心欲白头。


幸自好花开便笑,不甘为客见成愁。


长歌欲强秋风醉,高处先输俗子游。

从来秋菊不曾栽,敢向西风怨不开。


我自伤秋有高兴,非关特为菊花来。

摇落长年叹,蹉跎远宦心。


北风嘶代马,南浦宿阳禽。


佳此黄花酌,酣馀白首吟。

前日吟君九日诗,名园兴尽复伤离。


浮云色变曾千古,黄菊花开又一时。


钟子绝弦谁与听,羊公堕泪不堪悲。

常年过腊雪犹繁,泽国春光已可怜。


初怪醉魂迷甲子,稍知客路断山川。


柳条着雨看成绿,花蕊融冰乍欲燃。

登高虽有兴,羁旅亦消魂。


插鬓茱萸细,题诗蟋蟀喧。


黄花一樽酒,斜日最高原。

九日秋萧瑟,登高亦少欢。


黄花宜澹泊,碧树早凋残。


醉舞乌纱落,弹歌短剑寒。

太行山翠落清樽,秋老黄花冷蓟门。


梦断题糕还进酒,年来落叶算归根。


凭崖金像相知未,旧雨铜驼几个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