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夜行被酒止公亭,耳热呼乌坐尽惊。


瓮下自惭非毕子,吐中不觉卧王生。


相宽吏舍情何厚,误污车茵罪亦轻。

闲居遇重九,对酒怀陶生。


陶生不可见,爱此重九名。


清霜肃时令,天宇增高明。

里社安闲得久生,金华端不羡初平。


山林应有清修重,轩冕还将道义轻。


诗捷口占那复稿,酒豪盆酌不论觥。

村落潇潇晚吹生,斜阳天际与林平。


黄花照眼吟肩耸,红袖扶头醉帽轻。


可惯探题仍击钵,敢辞偿令独浮觥。

官道千秋坐小车,仙随阮肇饭胡麻。


男儿正患无津耳,千古留侯事可嘉。

宿雨飞花阻撷芳,寄题端欲为增光。


何时登揽快晴日,瀹茗挥毫看瑞香。

雨馀东北望银屏,一带寒山映骨清。


谁道西风能换物,染红枫树亦多情。

疏懒常嫌束带劳,年来见客强垂条。


不知此病容医否,沥沥真珠出小槽。

一龛灯火夜凄清,壁下秋虫断续声。


细把新诗等风味,易牙元不乱淄渑。

乱插黄花趁节宜,年华休向镜中悲。


已知和气回春谷,横管临风更一吹。

潇洒湖东小小亭,一时酬唱有三明。


亭前澄练无边际,应助诗人写物情。

春日归来忽重九,潦旱相仍岁无有。


庭前岩桂独青青,此意于人亦良厚。


欲酬佳节拚一醉,会有白衣来送酒。

怪西风、晓来敧帽,年华还是重九。
天机衮衮山新瘦,客子情怀谁剖。
微雨后。

重阳冷菊青黄蕊,半醉幽人黑白头。


今岁有番堪恨处,病无诗句过中秋。

重阳寒寺满秋梧,客在南楼顾老夫。


步蹇强登游藻井,发稀那更插茱萸。


横空过雨千峰出,大野新霜万叶枯。

江左夷吾本胜流,晚因造膝却生愁。


紫囊肯上斯人腕,敢怨离骚佩不收。

葱梅韭芥本同家,自入离骚竟入邪。


一日露牙救桓景,千秋添得伴黄花。

出豫乘秋节,登高陟梵宫。


皇心满尘界,佛迹现虚空。


日月宜长寿,人天得大通。

秋豫凝仙览,宸游转翠华。


呼鹰下鸟路,戏马出龙沙。


紫菊宜新寿,丹萸辟旧邪。

挥手约吾徒。
烂醉东篱兴有无。
酒尽故人还送否,提壶。

秋日丽平皋。
万里青烟九点飘。
独倚元龙楼百尺,纤毫。

软霭笼朱阁。
平晓牡丹风恶。
紫藤花簌簌、怕吹落。

重九节,缓辔过华清。
菊径红坛肩酒吏,竹梆粉屉卖糕人。
风柳不胜情。

烟雪晚萋迷。
山与云齐。
绿螭骢子背风嘶。

落灯风。
又吹起、曲水仙杏红。
今朝燕九晴和,歌管不到楼东。

万里秋光客兴赊,同人九日惜年华。


台高不尽看枫叶,院净何须坐菊花。


对酒披襟形独放,凭风落帽笑谁加。

菊花山在碧江东,冷酒清吟兴莫穷。


四十三年秋里过,几多般事乱来空。


虽惊故国音书绝,犹喜新知语笑同。

陈迹空存事往非,却因山色认依稀。


风轻破帽何曾落,潮迅征帆却似飞。


有酒当朝陶清节,无诗空忆谢玄晖。

青州从事声名重,过我篷门不厌贫。


白菊花前上弦月,会须对饮作三人。

秋丛绕舍樽无绿,九日风光不称贫。


谁信柴桑千载后,东篱重见白衣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