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江上桃花红粉腮,偶然吹入玉堂来。


东风日暮和烟雨,多少飘零委绿苔。

共凭花几倚新妆,玉女《阴符》读几行。


铜雀那能锁春色,解将奇策教周郎。

双娥娇掩为谁颦,反被荣华误却身。


回首东吴何事业,野烟寒水更愁人。

前身曾喜嫁周郎。
近托柴桑处士庄。
姊妹争如斗草强。

乔家二女双芙蓉,一代国色江之东。
乱离唯恐埋百草,岂料一日俱乘龙。


江东子弟孙郎策,同住周郎道南宅。

佩环声杳。
日暮巴陵道。
眉样君山青未了。

【其一】


国色娇娆画不如,风流二婿尽消渠。


阿承醜女无人聘,自挈衣装过草庐。


【其二】


小郎斫案怒生嗔,亚婿提兵算若神。

不为师婚不动心,肯教铜雀锁春深。


书中谩识孙吴意,何似同观女史箴。

古来尤物多娇美,家国倾危始于此。


绿珠楼前红粉空,马嵬坡下花钿委。


何似乔公之二娃,发云不剃浓如鸦。

国色双花相并栽,周郎分得小枝来。


汉宫早有君王见,金屋须教一处开。

颓垣葛岭草烟中,富贵薰天一霎空。


惟有西江精舍旧,至今犹是素王宫。

木绵庵畔瘴云愁,犹恋湖山一壑秋。


从道黄粱俱一梦,几人解上五湖舟。

中原落日一星黄,虎跃龙跳有底忙。


漳水凤台高百尺,小姑何用嫁刘郎。

孙郎武略周郎智,相逢便结君臣义。
丰姿联璧照江东,都与乔公作佳婿。
乔公虽在流离中,门阑喜色双□□。
咄咄衰翁,向羽书中,又过一春。
正老怀梦想,扁舟访剡,壮图惭负,万里城并。
溟翼之上,冀群空矣,自此阳关无故人。
乔公流离来江东,老瞒气焰绕天红。
汉室忠良何落寞,党籍已扫巢痕空。
荀氏八龙一龙佐,吹瞒气焰如吹火。
纷纷三国战争馀,弦诵之声久已无。
乔氏女儿真可怪,不知终日读何书。
雨后桐阴清似沐。
苔色盈阶,淡月明于玉。
此际流萤飞簌簌。
翠幰红帘晴少翳。
花驿风香,渐觉秾春至。
漫道鹃声堪坠泪。
倾鬓颓云肩亸玉。
髹几光凝,双映修蛾绿。
仿佛风光屏外足。
珊树交加玉树重,鸳鸯难偶雪难容。
共思汉事随流水,各对吴侬蹙远峰。
洛赋未成梁月堕,胡笳已断塞云浓。
一卷龙韬讲未终,温柔乡里出英雄。
二豪不得阴谋助,敢向江东立伯功。
云锦衣裳玉雪肤,君臣共喜得双姝。
不如诸葛粗粗妇,手挈綀裳过草庐。
粉袖春纤露笋芽,瑶编舒卷向窗纱。
古来女宠存龟鉴,国色娉婷莫自夸。
舳舻焚尽仗东风,应借奇谋闺阁中。
曾把韬钤问夫婿,谁言儿女不英雄。
阴符偷读妨描黛,绣帙双开见唾绒。
英风侠气,笑蛾眉也似,江南人物。
妆罢韬钤书对展,绿字香生椒壁。
手握灵珠,胸藏慧剑,俊眼光如雪。
乔公二姝皆国色,一嫁周瑜一孙策。
不缘烈火走曹瞒,邺下三台夸虏获。
洛京妆束绝世姿,春风缫缫柳腰肢。
幽恨多关旧日欢,沿溪碧水暮生寒。
香销芍药何堪赠,肌薄芙蓉不耐看。
四韵新诗吹白凤,一缄残字断青鸾。
燕语莺啼又夕阳,闲愁黯黯入年芳。
何人系马哀瑶瑟,有客题诗忆靓妆。
泛水芙蕖生带艳,浴汤豆蔻死留香。
偶来青冢畔,松柏故人心。
花落啼红泪,泉声泻素琴。
寒云低远岫,斜日照高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