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峭壁琳宫转,丛篁白日移。


斫云探地脉,喷雪注天池。


祗树开千腊,昙花供六时。

苍龙戢其首,日夜漱寒玉。


助尔松风声,借之竹色绿。


时从斋厨下,泠然注空谷。

春来虎溪笑,别尔竟长途。


初地缘犹在,诸天念未孤。


比丘惊出定,檀越见能呼。

碧云长在天,碧泉长在山。


谁怜卓锡后,宛转向人间。

幽人夜无寐,初月衔山阁。


不见月出光,但见松影落。

岂谓招提境,逢余万里归。


故人歌出塞,游子泪沾衣。


烽火垂成劫,衣冠未息机。

霜风振古林,肃肃有异声。


我登玄石山,适此氛祲清。


散策步山巅,僧庐窈而精。

清晓戒徒御,出郊为胜游。


霜林半摇落,肃穆天地秋。


散策陟峻岭,凭高瞰清流。

尽日陪游处,斜阳竹院清。


定中观有漏,言外证无生。


色界聊传法,空门不用情。

帝城深处寺,栖殿压秋江。


红叶去寒树,碧峰来晓窗。


烟霞生净土,苔藓上高幢。

连雨胶河涨,新晴路始开。


书凭双鲤至,秋带一僧来。


煮茗烟迷竹,谈经月上台。

丹青台殿起层层,玉磶雕阑取次登。


禁近恩波蒙葬地,内家香火傍禅镫。


丰碑钜刻书元宰,碧海红尘问老僧。

是法从生有,修持历劫尘。


独居岩下室,长似定中身。


树老风终夜,山寒雪见春。

闻说新岩境更奇,笋舆未及敛昏时。


鸦驮落日栖林早,龙带归云入洞迟。


一路烟霞春引梦,万山风雨夜催诗。

策杖来探海外奇,春风吹客出城时。


路从虎墓穿林曲,泉绕麟岩下涧迟。


窥井少酬诸葛志,搴云同赋大苏诗。

携朋如作竹林游,布袜青鞋兴致幽。


岩翠滴人双袖湿,海光朝佛一龛收。


三更啸月猿归洞,半榻眠云鹤共楼。

碧云林壑杳重重,此去风流似简公。


舂药碓闲湍激下,吟秋蛩响月明中。


结茅拟候芝三秀,眠鹿应遗地一弓。

云中流下不胜清,石濑溅溅只自平。


宛转浮杯人不醉,潺湲到枕梦难成。


分厨已足千僧汲,出寺能为十里声。

燕山一片月,夜照白莲花。
千里万里同为客,三人五人齐忆家。


与君俱是悠悠者,意气相逢不相下。

诗酒兰亭会,如何共远公。


行看五云里,绝似虎溪中。


清梵花台雨,名香竹径风。

命俦乘暇日,散步入慈云。


野气能遥接,秋光自独存。


小山侵竹尾,细水护松根。

久向憨狮子,今来见影堂。


白云何处去,闲却半间房。

偶借僧窗此夕闲,飞尘远处静云还。


坐看日落归山意,欲引风清放月颜。


夜半灯幽僧舍冷,梦中峰峭客魂艰。

西日衔峰待客来,玄堂清酌为谁开。


已飞天镜浮霜树,犹假禅灯照绿苔。


苏晋惟依绣佛袋,陶潜能引白莲杯。

自从千载韩山后,又见三车象力开。


便道人缘终就劫,乍疑佛教顿更胎。


毒龙观法新无碍,溪鳄知文久却回。

岭海初闻大小开,天花忽见后前台。


风吹碧嶂临飞锡,月满澄湖出渡杯。


闭阁杨雄时坐卧,逃禅苏晋暂徘徊。

端居滞文翰,久与赏心阕。


出沐乘休豫,寻幽展欢悦。


涉涧俯潺湲,攀峦面巀嵲。

晨风遥策杖,夕露几沾衣。


礼佛青山塔,逢僧白石扉。


悬萝山鸟集,亚竹水萤飞。

地入空王宇,山藏释子筵。


白云流五岳,青壁俯诸天。


象外烟花丽,空中色界悬。

说法闻初地,题名到上方。


砌幽松子落,林远叶声长。


夜雪飘山磬,秋云洒石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