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雷峰峰外翠,四面湿人衣。
落叶不舍去,归禽殊懒飞。
木棉千岁老,菜甲及冬肥。
四围崒嵂插苍穹,路入青云一线通。
石隙泉流疑漱玉,松盘涧曲漫吟风。
骄嘶金络惊群稚,飞瀑雷轰震梵宫。
崒嵂深山里,青云傍紫霞。
如来禅土净,释子梵音嘉。
缺月孤峰影,堆金满岸花。
出郭蹑云岑,祇园淡午阴。
林疏风叶下,坛窈雨花深。
石室僧初定,金堂梵欲沉。
芙蓉千仞倚层空,蹑屐扪萝有路通。
十二琼楼连碧落,三千金界散洪蒙。
天边忽洒仙人露,槛外长吹玉女风。
想公亦恋峨眉好,朝暮摇青入眼浓。
试比少文游卧处,三峨只似石三峰。
嵌空石室斧痕成,劈破浑沦卦始生。
易注原来无了义,剩有流霞洞口迎。
镇蜀功高气渐雄,荒心佛度慕纱笼。
七层杰阁今颓剥,半入雨花烟草丛。
竹响松涛半入云,巴童度曲午犹纷。
当年彩笔翻飞处,岩石空腾尽隐纹。
鸟光山上旷怡亭,尔雅笺成墨起灵。
传有江鱼能变黑,客来长啸试垂听。
就中梵刹尽摩诃,凤集鸾栖岂厌过。
琪草江花相幻媚,醉呼九顶当三峨。
洗泉凡几叠,不觉庋云高。
密藓飞炎雪,低松散海涛。
人天多聚锡,星汉想容舠。
得见支郎半醉中,相将高阁咏南风。
岂缘避暑追河朔,自为伤春到瀼东。
说法竿头惭未会,谈经注脚喜能同。
谢公昔高卧,挟妓东山游。
岂萦黄阁贵,不顾苍生忧。
簪绶聊暂出,江汉乃安流。
梵王宫殿静沉沉,使节乘闲访道林。
蕉叶绿齐山路狭,松花香落野坛深。
明窗净月窥禅意,白石清潭见佛心。
梵宇峨峨出半天,数声清磬发孤烟。
林间玉露凋红叶,池上秋云霭白莲。
谁更磨砖能作镜,自须求佛苦栖禅。
云廊钟动寺门开,驻马徐吟步绿苔。
自信浮生长是客,谁言明镜亦非台。
岩前伏虎先降锡,海上归僧晚渡杯。
石磴盘空山寺高,扪萝徐上不辞劳。
尘心业已降金偈,佛法从教演布毛。
祇树秋声鸣坠叶,雨花香气袭吟毫。
登登山路漫停骖,野寺霜前叶半酣。
诗景且寻陶令社,禅心休问普明龛。
香残双树含轻霭,雨歇千峰起嫩岚。
障子学芙蓉,僧归云几重。
西来留白马,东去拱苍龙。
松锁千林翠,山藏满寺钟。
僧依水竹情偏寂,客到空庭念亦休。
尔我相看无片语,心随明月大江流。
何处寻幽胜,闲过惠远家。
到门云护砌,挥麈雨生花。
寺后峰阴合,阶前树影斜。
路转丹梯远,苍茫听午钟。
莲花随地涌,宝树自云封。
日映毫光现,烟深塔影重。
肃事祠陵寝,联镳过雁堂。
侵阶知桧腊,酌水识泉香。
宝叶澄秋霁,昙花散夕阳。
一碧概山寺,入门淡幽想。
身与遥峰高,心孤白云上。
未可草草涉,景光堪静赏。
秋雨夜始寒,霜钟湿云际。
境幽念正寂,松冷声逾细。
悠然孤榻中,了隔人间世。
烦暑盈天地,入林应不知。
解衣凉气住,呼茗翠香吹。
禽识花开候,龙归雨过时。
入林始觉谐山性,出世幽怀悔已迟。
岁月易过人易老,忙忙何处是归期。
不因割截生嗔恨,宁为庄严得喜欢。
成住坏空俱是幻,何妨色相借人看。
铸就如来买尽金,雷峰一壑结禅林。
霜天片月幽寒里,悟得无言古佛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