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郎已矣虎贲在,我自低头人不知。
太茅千仞下,结屋三四楹。
云林户牖润,鹤去海天平。
坐上发长啸,人间闻玉笙。
钟发空山瓮底雷,流云万壑共徘徊。
一心古庙香炉去,合眼诸天龙象来。
定入枯僧犹未塔,坐深寒石欲成灰。
上山瀑流碍舆行,寺门未入风涛声。
转桥冲跃玉龙横,九天派落千雷霆。
阴崖陡起万佛撑,树不识春何代青。
入望禅机第几乘,金松翠竹白云层。
突峰汹涌长遮日,迥殿深冥欲上灯。
寂寂石坛双塔影,沉沉钟梵四天应。
不雨昼冥冥,千山拥佛青。
松身写罗汉,泉梦入风霆。
古径惟寒叶,秋芳有异馨。
晓树苍苍径未分,数声清梵隔林闻。
莫欺垆底旃檀烬,也解蒸为宝焰云。
南枝有高士,乃在延陵东。
清时不肯仕,灭迹云林中。
拂石坐萝月,弦琴写松风。
前代何人画山水,长安关仝营丘李。
华原特起范中立,三子相望古莫比。
亦有北苑与河阳,后来作者谁能当。
客里秋光好,归心不厌迟。
墙低孤塔见,院静一帘垂。
隔纸闻风怒,临阶看日移。
池泉春涨深,径苔夕阴满。
讽咏《紫霞篇》,驰情华阳馆。
晴岚拂书幌,飞花浮茗碗。
浮云载山山欲行,桥头雨馀春水生。
便须借榻云林馆,卧听仙家鸡犬声。
万燐青。
压波烟雾冥冥。
好湖山,鞠为茂草,晚钟咽断南屏。
云木成林绝点尘,读书精舍有诗人。
乾坤万里市朝远,风露一堂灯火亲。
不为肥甘知隐遁,只因勤苦见经纶。
白云何英英,荫此嘉木林。
云气有卷舒,林木恒萧森。
久矣慕高躅,于焉遂初心。
小山疏树,墨痕轻染,几重烟翠。
石径萦回一亭孤,倩传出、幽人意。
仿佛前游如梦里。
倪郎逸笔寿斋诗,转寿龙江海鹤姿。
泄泄野服,峨峨云冠。
飘然而往,安可呼我欲致之青云端。
青云忽其渺绵,行深林兮望秋天。
云薄黎川水,月明萧曲峰。
寒沙闻落叶,绝顶见长松。
别墅携壶兴,深林蹑屐踪。
朅来常熟尝新栗,黄玉穰分紫壳开。
果园坊中无买处,顶山寺里为求来。
囊盛稍共来禽帖,酒荐深宜蘸甲杯。
花朝无花也可怜,桃李矜持不作妍。
烂听雨声眠白昼,梦乘艇子上青天。
闲居尚庶浮云志,老病难趋卜夜筵。
故人渺在云林端,手种梓漆阴团团。
不愤读书从鬼谷,何嫌卖药近长安。
白日定趋天禄阁,青春宜著鵔䴊冠。
洞天深靓秘清都,仿佛群真在玉壶。
若个丹青能幼出,倪迂端胜米於菟。
云林起清霜,山寒红日吹。
城郭催租日,田家穫稻时。
仲尼虽少贱,李广漫多奇。
竹枝梅蕊映松林,不是年年着意深。
君有清尊可无醉,春晴赢得看花阴。
隐君重价如结绿,萝屋萧然依古木。
篮舆不到五侯家,只在山椒与泉曲。
崔郎志趣在云林,笔底遥岑自浅深。
欹枕不忘图画事,开函又动隐居心。
粉痕白白生云气,黛色沉沉覆树阴。
李侯云林心所仰,既见云林副心赏。
欣然为我出图画,索我题诗画图上。
我自别侯二纪馀,不得半纸庐江书。
万壑匡庐纸满张,好诗好画两相当。
十年物色偶然得,二老风流何可忘?
还见虹光生静夜,却惊云气湿高堂。
尚书座上多游客,独有张翰忆故乡。
平生最爱云林子,雅澹高情非画史。
偶然落笔自可人,不藉丹青布生纸。
石田茅屋谁所营,疏篁老木摇春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