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拊弄声相引,兼能辨五音。


沉思调品切,句度更加吟。


紧慢弦中得,凝情指法深。

金刚般若心,善破无明因。


我佛慈悲日,祇园见法身。


菩萨开慧眼,生死转为轮。

忆向西湖蹋早春,万花如玉月如银。


一枝照影临清浅,满面冰霜似故人。

半百年来五福全,秀钟光岳陆生莲。


苍松翠柏风霜古,玉叶金枝雨露偏。


鹤背有书来碧海,弧南增彩烛瑶天。

矫俗君思默,中情我为申。


自箴殊搰搰,同志故忞忞。


太上安耕凿,淳氓绝喜嗔。

乞领琳宫作散仙,云情鹤态任天然。


荣驱轩驭归仁里,恳拜封章解计权。


尺璧时光须爱惜,寸金乡土且留连。

古鼎良金齐法精,未知何代勒功名。


更须梓匠为凫杓,堪与仙翁作酒鎗。


涤濯尚应劳犊鼻,腥膻不复染羊羹。

倚檐楹万感,算都换、鬓丝皤。
记燕几裁云,禅床屑玉,如梦经过。
鸣珂,故家巷里,怅承平乔木化寒莎。

禅榻相逢六载前,当时驽力尚堪鞭。


继更烟瘴为形役,遍历风涛不意全。


思旧仙游嗟已远,老躯痿废抑谁怜。

君缘直道阻横飞,我愧无才振国威。


同榜同僚忝契分,使秦使蜀重亲依。


裹粮衣帛身空老,学易知天志尚违。

姑无忘冢妇,祖未识头孙。


路远徒惆怅,书来得慰存。


冬无馀谷粟,春可养鸡豚。

夜窗灯黯郁,春枕梦交加。


二父随朝露,馀生任岁华。


倚庐晨复夕,占鹊验还差。

仙李蝉嫣系绪长,丹崖谱牒自曹王。


滔滔江汉流波漫,濯濯芝兰奕叶芳。


陵井已偕儒术显,巽岩尤擅史才良。

骥不称其力,文当与德兼。


褊能多悻悻,小器或惉惉。


行世吾谁与,窥公意自厌。

君才如骕骦,道里未可量。
读书串脉络,如海东赴洋。
五年隔异县,信若参与商。
频年学钓烟波里,苕霅交流清顾视。
浮家何幸遇志和,必恭敬之桑与梓。
梓乡人乐聚他乡,十载光阴铎秉此。
一日之七岁庚午,大秩筵开数计五。
越今年华辛壬癸,我来旧雨得重聚。
昨回一阳百福生,集启消寒继消暑。
空山留小草,花亦紫阳呼。
古洞今名郭,奇葩尚系朱。
苍黄随浊世,清白见真吾。
笑他品格总平常,不向槐黄岁踏忙。
帜树词坛名早立,经横绛帐道难忘。
琴书十载儒官铎,泉石当年处士装。
七十新年未尽穷,香醪满泛馔尤丰。
便同五鼎为吾养,汝有双亲胜乃翁。
一念自能通造物,诸孙更与振家风。
闪闪幔亭霞,铺筵作玉华。
极南星入部,初度寿名家。
从事尊馀酒,陶公径满花。
汉帝躬玄默,依稀有古风。
率先敦俭朴,听纳事谦冲。
只有仁民意,都无振世功。
尚论东京治,人犹忆永平。
宪章勤慎守,幽枉必昭明。
养老仪文备,崇儒礼教兴。
于穆维天运,君心法自彊。
圣谟犹炳炳,天命凛皇皇。
睿哲皇今是,钦明道日昌。
往事今之鉴,遗编迹未陈。
是非须决择,终始贵持循。
随善皆归治,无非不败身。
帝也中才主,恭俭亦守成。
用人杂忠佞,行政半昏明。
不有遵行实,空存理学名。
恢复当年志,英明自尔殊。
仁行社仓法,勤寓敬天图。
武烈心徒竞,谋谟意总疏。
五马传初渡,皇图喜再开。
守文堪令主,拨乱欠雄才。
和议谁教信,精忠漫作猜。
帝聪多技艺,土木漫然荒。
既作神霄会,仍开花石纲。
劳民崇艮岳,违好伐辽阳。
元祐更新法,拳拳复祖谟。
宣仁元圣哲,马吕亦匡扶。
幸免调停误,终为绍述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