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佣耕奉母岂能贤,隔断尘嚣地自偏。


陶令闲情消秫酒,邵平生计托瓜田。


时危碧海栽桑后,身老青山学道年。

篱门犬吠故人来,陡觉光辉照草莱。


吟兴应嫌鹅鸭闹,酒怀暂对水云开。


闲居物外花三径,雅会尘中岁几回。

联翩裙屐访西畴,满眼溪山喜气浮。


半道未携清酒候,诸君姑为白云留。


也知野外无供给,随意田家有唱酬。

疏食山间荼亦甘,况逢苦笋十分甜。


君看齿颊留馀味,端为森森正且严。

云锦撑舟引兴长,冉香回首惜年芳。


碧筒擎雨时倾盖,红旆摇风暂亚枪。


近渚何劳攀太华,真妆应笔弄西凉。

送送桐江日暮时,深杯入手岂容辞。


人情却向分携验,山色偏留别后思。


花鸟更催诸子醉,尘氛莫遣此心移。

去年今日富池头,浩荡风烟卷雪楼。


湖海百年双鬓老,荆扬两地一萍浮。


河斜左界流清夜,云密西郊望有秋。

雪锦亭前夕照红,兴唐寺下晓闻钟。


伤心楚水又经岁,回首吴云知几重。


万里同盟祇鸥鹭,三江啸浪忆鱼龙。

古郡裁仪自太平,百艘初奏夜严声。


渔挝鼓史催三奏,龙角单于动五更。


岸柳青烟留帐饮,堤莲红焰耿纱明。

群玉峰前罢校书,九华山下试题舆。


三年饱共铅黄语,一日去从朱墨居。


秋浦谪仙临赋后,齐山小杜醉吟馀。

自识杨夫子,于今十二年。


甲辰来右浙,丁未向西川。


逆旅初闻誉,抠衣亟致虔。

竹隐高深,夏凉日有清风度。
苎衣绳屦。
鹤发空相顾。

旋汲清泠注石盆,葡萄阴落砌苔痕。


道人坐久茶尤好,香净不繁萦小轩。

行遍灵岩与虎丘,洞霄双径也闲游。


钱塘潮送钓台上,投老心情却自由。

踏热归来睡涧泉,更寻雪观碧云篇。


崎岖小径通僧路,不管田乾五月天。

片月生林白,沿流涧亦明。

幽人方独夜,山寺有微行。

野处偏宜夏,贫家不厌晴。

洒洒如人意,明明助岁功。


夜阑愁有月,晓起喜无风。


坡老记为美,宣王诗最工。

帝敕朱明。
拥丹穴仙雏,表瑞升平。
天上公子,齐岱精英。

两髯背立鸣双橹,短蓑开合沧江雨。


青山如龙入云去,白发何人并沙语。


船头放歌船尾和,篷上雨鸣篷下坐。

五月淮南寻旧庐,百花洲上杨柳疏。


故人朝对白蘋渚,胡儿忽传赤羽书。


千山燧熢照芦荻,满地干戈尽樵渔。

逢辰移桂棹,命赏接蒲觞。


岸挟潮声上,江连雨色凉。


兰香馀晚沐,莲唱倚新妆。

月食今宵异,风威特地狂。


直吹阴曀灭,休遣恶氛扬。


桂满摧虞折,轮移急虑伤。

湿云如梦雨如尘,庭菊抽苗觉渐新。


试看枝头青蓓蕾,含香有待探花人。

老树阴连屋。
映朱栏,碧池新涨,燕教雏浴。
柳外屐声来胜侣,善赋都如宋玉。

渐黄昏怨梅疏笛,飘零花片重数。
辘轳先听薰风转,门掩翠阴前度。
今更误。

江城吹玉断。
问春明旧事,梦痕深浅。
西州又开馆。

黯江城、落梅哀笛,吹残甥馆琼树。
臂丝续命欺人耳,乍面忽成千古。
鸡报午。

不居上界列仙班。
梅隐寄幽闲。
玉堂云晓,玉珍雨夜,总是真欢。

梦魂不踏正牙班。
直作五云闲。
简编真乐,埙篪雅韵,菽水清欢。

堪怪两外府,使传载朝缨。
虽云身在江表,都号汉公卿。
莫是才堪世用,莫是有人吹送,中外尔联荣。